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偃師

偃師

读音:Yǎnshī

【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悼公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5,60)。②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60,62)。③偃师为殷西亳姓地,春秋时为周尸氏邑,汉置偃师县。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或以地为氏(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妫姓,陈太子偃师之后。” 以名为氏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称: “南朝陈国太子偃师的后代”,误。陈,当指舜后胡公满之封国。为周武王所封,非“南朝陈国”也)。②又,《姓氏考略》注云: “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有偃师氏,亦以名为氏,惟与妫姓之偃师氏不同源而已。③其又注云: “或以地为氏。” 《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周人食邑偃师,因以为氏。偃师,今属河南。周 ‘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愛雲

    读音:Àiyún【综】 清正白旗蒙古鸟枪护军舒明之妻为爱云氏(260)。

  • 读音:Zhu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考》注云: “为卓姓所改。”未道其详。

  • 邁里古

    读音:Màilǐgǔ《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称: “历史上的三字姓。”; 《姓氏词典》 引《姓觿》亦收,注云:“元有行台镇抚迈里古·思”,未详其源。(按: 《中国人

  • 读音:yuàn【源】 见《姓苑》(15,21,24)。系完姓所改(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院亨谦,宋时古田人,元祐中任德化县知县(15,21)。院宾,明时山西振武卫人,弘治

  • 俟力戊

    读音:Sìlìwù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俟力伐” 云: “代北人姓,后改为鲍氏。‘伐’ 一作 ‘戊’; 一作 ‘代’。”盖伐、代、戊形近似而讹误。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 读音:xī【源】 ①系自姬姓。息侯之国,其地在蔡州新息县(故城在今河南息县西南),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2,17,60)。②系自妫姓。春秋时楚文王妃息妫是也(6,9,17

  • 杜金

    读音:Dùjīn《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今香港有此姓。”按:此即所谓“璧联”姓,不少已婚女性为璧联姓,此之“杜”表娘家姓;“金”表夫家姓。“杜金”其表自身家庭之所出。只是这类姓氏多不传

  • 读音:Mǎi【源】 ①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买氏(5,60)。 ②系自姜姓。春秋时许悼公之后有买氏(17)。 ③系自嬴姓。春秋时莒子密州,字买朱,其子孙以字为氏(60,91)。 ④太岳

  • 读音:Sòu【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湖南湘潭有此姓(37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大同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 亦载,未详其源。

  • 读音:Kuǎ《姓氏词典》据《姓谱》收载。其注云: “系夸姓加 ‘亻’ 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