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偃師

偃師

读音:Yǎnshī

【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悼公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5,60)。②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60,62)。③偃师为殷西亳姓地,春秋时为周尸氏邑,汉置偃师县。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或以地为氏(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妫姓,陈太子偃师之后。” 以名为氏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称: “南朝陈国太子偃师的后代”,误。陈,当指舜后胡公满之封国。为周武王所封,非“南朝陈国”也)。②又,《姓氏考略》注云: “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有偃师氏,亦以名为氏,惟与妫姓之偃师氏不同源而已。③其又注云: “或以地为氏。” 《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周人食邑偃师,因以为氏。偃师,今属河南。周 ‘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为名。’”

猜你喜欢

  • 烏厲

    读音:Wūlì【源】 汉时匈奴姓(242)。【人】 乌厉屈,汉宣帝时呼韩邪单于左大将军,降汉,封新城侯(17,62,242)。乌厉敦,汉时义阳侯(17,24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

  • 果爾吉

    读音:Guǒěrjí【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郭络罗河、吉林乌喇、哈达、白都纳、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新疆锡伯族有果尔齐氏,〔果尔齐〕似即果尔吉之异译,汉姓有郭、高二氏(2

  • 蘇蟒達

    读音:Sūmǎngdá羌族姓氏。汉意为 “命不落”。本房名,以为姓。后或改为单姓“苏”,盖取“苏蟒达”之首音谐以汉字“苏”而得。

  • 哈兒魯

    读音:Há’érlǔ【综】 元时人姓。曲枢,哈儿鲁氏,元至大元年授太子詹事,四年迁集贤大学士(399)。

  • 賀遂

    读音:Hèsuì【源】晋州稽胡,即步落稽,乃入塞已久之匈奴,晋初赐姓呼延,居西夏州。北魏正始中,呼延勒为定州刺史,赐姓贺遂氏(7,12,60)。一说,贺遂氏原居瀚海北贺术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尔根省

  • 读音:hǎn【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公子喜,字子罕,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9,11,12,15)。②魏晋时西羌人姓,源出罕羌,以部名为氏(78)。③唐明宗时赐契丹将罕只姓罕名友通,见《五代史

  • 無樓

    读音:Wú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毋楼”云: “即毋娄氏; 一作无楼。”或作“无娄”。

  • 卢伽

    读音:lú jiā西域有卢伽氏。(见《唐书·郝处俊传》)

  • 侯莫于

    读音:hóu mò yú【源】 即大莫于氏,见《魏书》(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魏书》云: “即大莫于。”未详其他。参见 “大莫于”条。

  • 读音:Yǒ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汉语大字典》(86)。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与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