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í

【音】 儿氏有而、尼二音,而分两姓,见《续文献通考》(63)。参见儿(Ní)姓。【源】 北魏时贺儿氏后改为儿氏,见《魏书·官氏志》(17,60,70,242)。【望】 河南(17,60,418)。【人】 儿乌干,代北人,北魏时司空、高平公(21,242)。儿念田,元时绛州人,至元中为郓城县达鲁花赤(21,399)。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 “以事为氏”,“吴郡有语儿,生而语,子孙氏焉。”②或为改氏,其注据《河南官氏志》 云:“贺儿氏改为为儿氏。”此则出自鲜卑族。

一音ní,亦为姓。

大夏赫连勃勃有镇东将军儿真之; 元代有儿念四。

猜你喜欢

  • 读音:Shǐ【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Zàng/Tzang,Dzang【综】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 額爾特肯

    读音:Éěrtèkěn《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乾隆时二等男爵普尔普,姓此氏。”

  • 司士

    读音:sī shì【源】 《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奠食),系以官为氏(11,17,60)。【人】 司士贲,春秋时人,见《礼记》(11,17)。

  • 克孜勒

    读音:Kèzīlè【综】 裕固族姓。亦作〔克孜浑〕,或称浑氏族,属罗儿家部落,世居甘肃肃南康乐区,清末民初始采用汉姓洪(198)。裕固族姓氏。汉意为 “红色”。后或取其汉意“红”且谐汉姓“洪”而改

  • 读音:rú【源】 周宣王臣左儒之后,或尹儒之后(60,62)。亦见《韵会》(15,21,24)。【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北京(91)、山西汾阳(278)、湖南宜章(377)、安徽淮南(362)等地均

  • 读音:jǐn出于锦官之后。锦被,郎中令。(见《万姓统谱》)

  • 婆盧木

    读音:Pólúmù【源】 金时女真人部落,一作〔蒲卢买〕,其部在今黑龙江木兰境内布雅密河流域,以部为氏(426)。

  • 特穆

    读音:Tèmù【源】 见《中华姓府》(63)。

  • 縣潘

    读音:Xuánpā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卫大夫柳庄卒,君赠邑裘、县潘二氏。书,纳诸棺。见《礼记》。” 《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 “《礼记》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