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读音:Nèi/Ney
【源】 见《姓苑》(17,21,24)。 【布】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人】内宜之,汉时谋士,见《奇姓通》(21,24)。
【源】 见《姓苑》(17,21,24)。 【布】北京、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人】内宜之,汉时谋士,见《奇姓通》(21,24)。
读音:Càijiā【源】彝族姓。属古候恩安家支(375)。
读音:Cìdì/Tzut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Jiǎn’ēn【综】佤族姓。原姓亚木氏,其后繁多,子孙分别以亚木四个儿子之名为姓,其一为简恩氏,后简恩氏又改为玛、闷二氏(159)。
读音:Yǎo《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元有咬难、咬信哥; 明有咬住。”未详其源。
读音:Róngshū【源】 周大夫荣叔之后,见《路史》(6,15,17,60)。【人】荣叔遥,春秋时韩大夫(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周大夫荣叔之后。”郑樵将其归
读音:Chù《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ángwù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 “莽固岱”。
读音:Wúlóu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毋楼”云: “即毋娄氏; 一作无楼。”或作“无娄”。
读音:sè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周桓王之后有啬氏。(见《路史》)
读音:Huǎnghedān【源】 元时人姓(57)。【变】 ①亦作〔晃合坛〕(57)、〔晃忽摊〕、〔晃兀摊〕(13)、〔鸿和坦〕、〔哈坦〕(24)、〔儿合丹〕(61)。②晃答豁儿,元太祖时为火儿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