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季
【源】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60,62,63)。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 《汉书·地理志》: “周太王亶父兴郊梁之地,长子太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欲传国焉。”公季,即季历,周文王姬昌之父,支庶或以为氏。
【源】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60,62,63)。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 《汉书·地理志》: “周太王亶父兴郊梁之地,长子太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欲传国焉。”公季,即季历,周文王姬昌之父,支庶或以为氏。
读音:pǐ lóu匹娄氏又改为娄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Ténɡdònɡ【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公信区公良村(161)。
读音:yún【源】 系自嬴姓。相传祝融之裔封于罗(故城在今湖北宜城),号妘子,后有妘、郧、芸、䢵氏(15,17,60)。一说,祝融之后,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郐(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读音:shù lǜ【源】 契丹人姓。辽主耶律阿保机之皇后为述律氏,见《五代史》。辽国萧后之族留于辽者为述律氏,号称后族。辽亡,改述律氏为石抹氏,见《元史》(57,60)。【变】清《续通志·氏族略》称述
读音:Yìn印姓的来源为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郑穆公子睔(gǔn),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源自郑国公族的印姓,在今陕西的大荔一带繁衍生息,并向全国各地播迁。印姓历史人物
读音:Dédū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 【变】 清驻防达虎里镶白旗中有得敦氏,世居黑龙江(259,260),〔得敦〕似即德敦之异译。 【人】 德敦明庆,清满洲
读音:Mìgōng【源】 系自姬姓。周大夫密公之后,见《姓源》(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 《姓解》 云: “周大夫密公之后。”未得其详。
读音:pī【源】 ①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丕氏、邳氏、伾氏、㚰氏(60,62)。 ②春秋时晋大夫丕郑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31)。【变】 一作〔㔻〕(21,418)
读音:yú燕大夫受封渔阳,以地为氏。汉有少府渔阳鸿。(见《古今姓氏书辨证》)以所业为氏,如樵氏之类。(见《姓氏寻源》)
读音:gǔ chéng【音】 古亦音苦(kū)(17)。【源】 本苦成氏之后,以邑为氏,后随音改为古成氏,见《风俗通》(6,12,17)。【人】 古成云,汉时广汉太守(9,17)。古成夔,唐时开元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