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
见《姓苑》。
见《姓苑》。
读音:Báiyún《姓氏词典》 据 《简明中国通史》 收载,其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系出轩辕氏。”
读音:liáng yú晋下军大夫梁余子养之后,本卫人。(见《元和姓纂》)
读音:Chōu【源】 疑为廖姓之讹。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布尔津、湖南之新晃、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布尔津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
读音:Fúyǔ【综】 北魏时改弗羽氏为羽氏,拂羽亦改为羽氏(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后改为羽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Hèlián赫连姓为少数民族姓氏。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姓氏。赫连姓发源于我国西北,以盛乐(今山西祁县)、渤海(今渤海湾沿岸)为郡望。赫连姓历史人物
读音:Màiduō珞巴族姓氏。出自义都部落,以 (氏)族为姓。珞巴族之姓名构造特点是“名+姓”。如:谷若·麦多,——谷若,人名; 麦多,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Hǎiduōrèlóng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之海多氏 (族) 分族而为热隆氏 (家),氏氏连排,如海多热隆·大汪。大汪,人名; 海多热隆,氏氏相连——海多,氏族名; 热隆,家族
读音:Zhuān sūn颛孙姓源自祖名。春秋时,陈国公族之后公子颛孙在晋国为官,子孙遂以祖名为姓。颛孙姓早期主要在河南中东部活动。颛孙姓历史人物有颛孙师,春秋末陈国人,为孔子弟子,好学深思,喜
读音:Yánbùcǎodǎi【源】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颜不草歹氏(13)。【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伯格勒岱〕(24)。
读音:Lí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东、花莲、基隆、苗栗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