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屠
【源】 胜屠即申屠、申徒,皆舜后(60,62)。【变】 后改为胜氏(6,7,9,60)。【人】 胜屠公,汉时河东太守(7,11,1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风俗通》:‘胜屠,即申屠也。’《路史》云:‘即申徒。’皆舜后。”当系出妫姓。
汉代有胜屠公,河东太守。
【源】 胜屠即申屠、申徒,皆舜后(60,62)。【变】 后改为胜氏(6,7,9,60)。【人】 胜屠公,汉时河东太守(7,11,17,21)。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风俗通》:‘胜屠,即申屠也。’《路史》云:‘即申徒。’皆舜后。”当系出妫姓。
汉代有胜屠公,河东太守。
读音:Hú【源】 见《姓苑》(91)。《中国姓氏大全》 据 《姓苑》 收载,其注云:“极罕见姓氏。”未详其他。
读音:Qíchèlèdài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赤乞歹”。
读音:yuán【源】 周时陈国始君胡公满之九代孙爰伯诸之后(6,12,60)。【望】 濮阳(17,21,60,418)。【布】 湖北武汉(91)、江苏武进(314)、浙江新昌(379)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Rǎn冉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族名为姓氏,汉时西南夷有冉族,居于今四川茂县、汶川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人以祖辈名为姓氏。三是以封地为姓氏
读音:gōng chē秦桓公子针,字伯车,后世别为公车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Dào/Daw,Dau,Ta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Bèiěrtèjíěr赫哲族姓氏。本氏族名,以之为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读音:zhāo【源】 ①夏禹之臣昭明作衍历(60,62)。此乃昭姓之始。②系自芈姓。春秋时楚昭王熊轸有复楚之大功,子孙遂以谥为氏。与旧族屈、景皆为楚大族,称之三闾(7,12,15,17,60)。【望】
读音:Piándù【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读音:Zhǎo【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运城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