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
【源】 ①代北姓,见《河南官氏志》(7,12)。②唐时吐火罗氏之省译为吐火氏(60,62)。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有载。②或出自古代突厥族,为突厥姓吐火罗氏 “简写” 而得 (见 《中国姓氏大全》)。③ 《姓氏考略》则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
《唐书·突厥传》 有吐火·仙。
【源】 ①代北姓,见《河南官氏志》(7,12)。②唐时吐火罗氏之省译为吐火氏(60,62)。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有载。②或出自古代突厥族,为突厥姓吐火罗氏 “简写” 而得 (见 《中国姓氏大全》)。③ 《姓氏考略》则云: “唐永徽初,吐火罗国遣使献大鸟,是以国为氏。”
《唐书·突厥传》 有吐火·仙。
读音:Tǎ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ǐlāsī【综】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锡拉之妻为米拉思氏(260)。
读音:Fùlèkùl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松花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满族姓氏录》译作“富尔库鲁”。
读音:Mǒrán《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其注云: “罕见复姓。金代有抹燃尽忠。原为女真族姓氏。现代仍有此姓。”疑此姓乃 《姓氏考略》所收之“抹撚 (捻)”之讹,盖撚、燃形近似而讹变,姑收录
读音:gǔ qū郁射施大酋有鹘屈姓。(见《唐书·突厥传》)
读音:Zh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上海(91)、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òng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巴实之妻为宋佳氏(260)。
读音:Là【综】 源出不详。今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浙江余姚(389)、台湾花莲、台中(68,261)、陕西安康、北京、甘肃、江苏等地均有此姓。《中国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不
读音:Chálǐ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略》收载,《续通志·氏族》 译作“彻尔吉达”。
读音:Zhuōbùqítè【综】 清正红旗满洲笔帖式七克坦布之妻为卓布齐特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