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奴
读音:Wèinú
【源】 西夏人姓(240)。
【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Bóluògē【综】 清蒙古镶红旗中有博洛哥氏(259)。
读音:bì lì chén后魏代北姓,后改为辰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Pīluònā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中文大字典》 引《万姓统谱》收载。其注云: “被落那,大宛之后,改为那氏。”疑此即 “破落那”。被、破形近而讹。参见 “破落那”条。
读音:Yúsèyīn【源】 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71,431)。
读音:Zhuógǔ《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 “斫骨”云: “一作 ‘斮骨’。历史上鲜卑族复姓。北齐有斫骨光弁。”
读音:hēi chǐ当以国为氏,唐时百济西部有黑齿姓。(见《姓氏考略》)出自南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唐〉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燕然道大总管。
读音:Lègē【综】 彝族姓。世居四川德昌,汉字姓为卢,而居米易之勒戈氏,汉姓为(333)。
读音:Tǔ'ná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一作 ‘吐难’。《魏书·官氏志》: ‘土难氏改为山氏。’”
读音:Gáěr【源】 藏族姓。以封地庄园名为姓(170)。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贊干布当政时,王族有噶尔·芒霞孙囊,曾任大相,不久因罪自杀;又有噶尔·东贊域孙,继任大相。见《中国通史》。或作“
读音:Hún/Hwen,Hwun【综】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