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駟
【源】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见《家语》、《姓氏英贤传》(60,62)。【望】 京兆(17,418)。【人】 壤驷射,汉时光禄大夫,宜陵侯(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孔子弟子有壤驷赤,《家语》、《英贤传》 皆以壤驷为复姓。望出京兆。”
【源】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见《家语》、《姓氏英贤传》(60,62)。【望】 京兆(17,418)。【人】 壤驷射,汉时光禄大夫,宜陵侯(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云: “孔子弟子有壤驷赤,《家语》、《英贤传》 皆以壤驷为复姓。望出京兆。”
读音:Běimén【源】 以所居为姓(60,62)。【人】 北门成,相传为黄帝之臣(60,62)。北门侧,汤臣(11,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此当以所居之地为氏。黄
读音:Xīgu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卫后有析龟氏。”此当系出姬姓。
读音:Dáz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为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Shǐguī【源】 春秋时郑大夫史龟之后,见《姓源》(17,62,63)。
读音:Bā’ěrhū/Barru【综】 蒙古族姓。系出蒙古巴尔忽惕部,《蒙古秘史》作巴尔浑,与呼伦贝尔新、旧巴尔虎人同种。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Dōngguàn【源】 系自嬴姓,见《潜夫论》(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潜夫论》云: “东灌氏,赢姓。”未详其他。
读音:miǎn见《姓苑》。
读音:Lǐqiū【综】 黎丘丈人,后因氏,见《吕览》(17,62,63)。亦作〔黎邱〕(17,62)。《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未详其源。(按:或作
读音:Tàidòu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泰豆”云: “《集仙传》 ‘黄帝时邑夷后裔,造父师之。’ 亦作 ‘太豆’。”
读音:guī规,见《姓苑》。明规恂,夏邑人。(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