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
【源】 四川北川西有奠酒堡,或以地名为氏,或因奠祭为氏(62)。亦见《中华姓府》(63)。【布】 贵州黎平(358)、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源】 四川北川西有奠酒堡,或以地名为氏,或因奠祭为氏(62)。亦见《中华姓府》(63)。【布】 贵州黎平(358)、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ún【源】西周时古姓(94)。周有㜏氏鼎,见《元和博古图》(60,62,63)。妘、㜏古时通用(60)。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妘’ 亦作 ‘
读音:Yù’ěr【综】 彝族姓。属曲涅家支(375)。
读音:Kuísū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孝子传》云: “彻辰台,奎苏氏。”未详其源。
读音:Xingjiā【综】 清镶黄旗包衣三等侍卫万锡之妻为兴佳氏(260)。又,清满洲正黄旗有兴嘉氏(259),〔兴嘉〕似即兴佳之异译。
读音:Shāng【源】 见《正字通》(86)。【人】 伤省、春秋时宋人(15,21,60,63)。然据张澍考证,鲁昭公二十二年季传有皇奄伤、省臧,为凌氏误读句所致(26)。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
读音:yē【源】 ①见《姓苑》(15,21,60)。 ②西夏人姓(240)。【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西广丰(328)、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
读音:Shí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乌苏河(23,63,180,260)。【变】 后改姓石(180)。【人】 清正蓝旗汉军闲散阿克敦之妻为石佳氏(260)。少数民族姓氏。满族、锡泊族皆有此
读音:Láng【综】源出不详。陕西西安有此姓。
读音:Jī《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广韵》云: “嵆,姓也,出谯郡。”(按:嵆,当为嵇之异体字,故嵆氏当与嵇氏同。详见“嵇”条。)
读音:Qūmiē【源】 西夏人姓(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