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èi

【音】 亦音Bó。【源】 ①见《姓苑》(15,21,24)。梁武帝萧衍之后有孛氏,见《路史》(60,62)。②或系宋时孛疙疸、元时孛鲁欢之后,因氏(60)。【望】 豫章(17,60,418)。【变】 一作悖(60,91)。【布】 河南巩县(301)、台湾彰化(64,68,261)均有此姓。【人】 孛敏,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举人,任四川佥事(2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①“同 ‘悖’。《路史》 ‘萧衍之后有孛氏。’”史载: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投降北魏,武帝令综子萧直改姓“” (或作 “”、“”。) ② “或系宋孛疙疸”之后。③“元孛鲁欢之后。” (按: 孛鲁欢,《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 “孛术鲁·欢”。望出豫章。)

一音bó。

明代有孛敏,陇西人,宣德中举人,四川佥事。

猜你喜欢

  • 訛四

    读音:Ésì【源】 西夏人姓(95)。

  • 读音:Xiá《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器具为姓氏。”未详其他。

  • 读音:Miǎn【源】见《姓苑》(15,21,62)。 【布】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Dǎn/Daan【源】 同笪,见《集韵》(86)。

  • 合博

    读音:hé bó【源】 汉时功臣胡不害封合博侯,因氏,见《姓考》(17)及《路史》(60,62)。【变】 亦作〔合傅〕(11,20,63)。【人】 合博兴,汉昭帝时将军(15,21)。历史上罕见复姓。

  • 子臧

    读音:zǐ zā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曹国公子欣时,字子臧,逊国于负刍,子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7,21,60)。②春秋时郑国公子臧之后,见《姓源》(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娜子

    读音:Nàz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jū【源】 ①周武王封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东),是为许叔,亦称太岳之裔。其后有苴氏,见《路史》(17)。②春秋时齐国大司马田穰苴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姓谱》(12,15,21,60)

  • 读音:Zhòng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高辛氏有八子,其中有仲堪、仲熊,两兄弟的后人以祖上的名“仲”字为姓,遂成仲氏。又说春秋时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

  • 读音:hé【源】 ①相传为河伯之后,或河宗柏天之后(60,62)。 ②白(140)、东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广东新兴(316)、云南泸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