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é

【源】 ①见《姓苑》(15,21,24)。以谥为氏(15,60,62)。②汉时西域有德若国,或后人以国为氏(15,60,62)。③清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之裔有改德氏者(180)。④达斡尔族姓。德力根氏、德都勒氏、卡尔德兹氏、都松氏等均汉姓为德(180)。 【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 德义,汉时人,见《印薮》(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长治、阳泉,新疆之塔城,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达斡尔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以谥为姓。”②又云: “汉西域有德者国,或后人以国为氏。”③ 《姓氏词典》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注云: “以州名为姓氏,德州有二: 一在今山东陵县;一在四川西昌县南。” ④达斡尔族之德姓,或为 “德力根” 氏所改,取德力根之首音谐 “” 而为单姓。系出阿尔丹“哈拉” (姓); 或出自德都尔“哈拉”及其支属卡尔德兹氏、都松氏,皆取其“哈拉”德都尔之首音谐 “” 而为单姓。

猜你喜欢

  • 烏郎

    读音:Wūláng【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乌郎姓。亦作〔啊尔郎〕。世居甘肃肃南。清末民初改为郎氏(198)。裕固族姓氏。亦作“阿郎”,本为户族名,以为氏。后或取 “乌郎”

  • 读音:lín颛帝高阳才子大临,子孙以为氏。(见《路史》)临,晋邑,以邑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汉>临存孝,北海人。<隋>临孝恭,京兆人。

  • 读音:xíng以地为氏,或以水为氏。(见《汉刘宽碑》)

  • 阿贺

    读音:ā hè代北人姓,后改为阿氏。(见《魏书·官氏志》)

  • 鬭耆

    读音:Dòuqí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芈姓。《英贤传》 云: 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因氏焉。”此以名氏为氏。

  • 臨侯

    读音:Línhóu【源】 春秋时晋大夫赵稷食采于临邑,其后有临侯氏,当以国为氏(63)。【人】 临侯望博,见《奇姓通》(20,63)。

  • 太叔

    读音:Tài shū太叔姓为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一说是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一说是郑庄公弟名段,封于京城,世称京城太叔,其后子孙遂称太叔氏。太叔姓发源于河北、河南一带,后以东平(山东东平、泰安)为郡

  • 蒲城

    读音:pú chéng【源】春秋时晋大夫步扬,食采于步,因氏。步扬之子䧿居(亦称先且居)食采于蒲城(故城在今山西蒲县东南),故称蒲城䧿居,后以邑为氏,见《广韵》(60,62

  • 戛蘇

    读音:Jiásū【源】 黔东南苗族姓(402)。

  • 读音:Lu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今山东利津(356)、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宿县(62)、黑龙江、吉林、辽宁(63)、台湾基隆(64)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