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北京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uéshùn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列传》有博尔呼,即姓学顺氏。
读音:ngnǔtè【综】 清镶黄旗蒙古领雅穆寿之妻为昂努特氏(260)。
读音:guì【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读音:Yǔ【音】 亦音Yú(17,21,76)。【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敬仲之后有与氏(5,60,62)。亦见《姓苑》(15,21)。【布】 浙江江山有此姓(325)。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
读音:Zìsǐdúbó【源】 代北姓(7,12,15,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道其详。
读音:Huàxù【源】华胥,伏羲母国,在阆中(故治在今四川阆中),见《路史》。以国为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以国为氏。《路史》: ‘伏羲母国。在阆中’。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15,21,24)。或以水名为氏(60),汴水即今河南荥阳西南索河。【布】 河南潢川、江苏北部等地均有此姓。【人】 汴焘,宋时明州(故治在今浙江宁波)同知(15,21
读音:jiǎn汉末有勾章尉检某。(见《姓苑》)
读音:Bālǐ/Bar【综】 元时蒙古人姓(33)。或即巴哩氏。八里(Bar)为元蒙古人名组成部分,如元太祖之祖八里丹,崇明州达鲁花赤八里颜等(399)。故疑“八里”非姓,今姑录此备考。
读音:Liúwáng【综】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今广东有此姓。”则此复姓乃现行姓氏。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