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桑
【源】 炎帝神农氏娶承桑女为妃(17,60)。【变】 亦作〔桑水〕、奔水(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帝王世纪》云:“神农取承桑氏。”疑承桑为古部落名。以部为氏。
【源】 炎帝神农氏娶承桑女为妃(17,60)。【变】 亦作〔桑水〕、奔水(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帝王世纪》云:“神农取承桑氏。”疑承桑为古部落名。以部为氏。
读音:Suǒluánwūzhá【综】 清满洲人姓。索栾乌札常德,清满洲正红旗人,道光十三年间历任伯都纳副都统、三姓副都统(254)。
读音:Lǔyáng【源】①鲁阳系妘姓之国,春秋时为鲁所灭,子孙氏焉(6)。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鲁阳氏(12,21)。 【望】楚郡(17,60,418)。 【人】鲁阳公,楚将(11,60)。历史上罕见复
读音:jiè【源】 ①汉贝州宗城县(故城在河北威县东30里)有古界城,见《汉书注》。是界以地为氏(60,62)。②佤族姓。佤族中亚木氏后裔繁多,其四个儿子之后各以其父名为姓,界为其一(159)。亦作载
读音:jì wù【源】 春秋时鲁桓公之裔季平子(即鲁成公)之子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见《世本》(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世本》云: “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为季寤氏。”
读音:mò hè duō突厥有莫贺咄氏。(见《唐书》)
读音:Dōnggāo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居于东皋者,以地为氏。”
读音:shū yú羊舌鲋,字叔鱼,后以字为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Yóng【源】见《姓纂》(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元和姓纂》收载; 《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新编注音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qīng táng【源】 西夏时吐蕃族有青唐部,因以部为氏(60,62)。又据《宋史》载,吐蕃之种入贡,首领厮罗居鄯州(故治在今青海乐都),后徒青唐(故治在今青海西宁),为青唐氏
读音:kè【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蒙古族姓(255)。【布】 北京(92)、河南开封、河北任邱、江苏镇江(62)、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