撖
【源】 见《姓苑》(11,17,62)。【望】 河内(17,418)。【布】 河北卢龙(289)、内蒙古鄂托克旗(31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撖举,元时陕西人,少为里啬夫,不解文字,一日忽能作诗,吐奇怪语(399)。
现代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云: “见 《姓苑》。今河内有之。”
明代有撖君赐; 又有撖大经。
【源】 见《姓苑》(11,17,62)。【望】 河内(17,418)。【布】 河北卢龙(289)、内蒙古鄂托克旗(31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撖举,元时陕西人,少为里啬夫,不解文字,一日忽能作诗,吐奇怪语(399)。
现代较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注云: “见 《姓苑》。今河内有之。”
明代有撖君赐; 又有撖大经。
读音:yóu wú【源】 春秋时秦国相由余之裔孙仕吴,子孙入越国者,因号由吾氏(6,7,12,17,60)。【望】 琅邪(17,418)。【人】 由吾道荣,北齐时山东琅邪人,官至谏议大夫、沐阳公,后隐
读音:lǚ【源】①见《姓苑》(6,7,9,12,15)。系自姬姓。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蔡叔度第二,叔度为周公所诛,封其子仲为后,即蔡仲,其后有履氏(17,62)。②系自嬴姓。秦之后(8,60)。秦鍼
读音:sān zhōu【源】 三州孝子之后(6,7,9,11)。或以地为氏(60)。广东南海县西南有三州山(62)。【变】 三州孝子之后亦单姓州(6,7)。【人】 三州昏,孝子,见《孝子传》(1,12
读音:Hòng/Hung【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现代罕见姓(73,91)。
读音:Hūérchá《姓氏词典》引《新元史》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忽儿察·忽思。”未详其他。
读音:hǎn【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公子喜,字子罕,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9,11,12,15)。②魏晋时西羌人姓,源出罕羌,以部名为氏(78)。③唐明宗时赐契丹将罕只姓罕名友通,见《五代史
读音:Máo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髦”云:“《史记》子姓分封有北殷氏。(索隐): ‘《世本》作髦氏,子姓’。一作 ‘旄’,古字通。”
读音:Tǎ’ē’rìtǔ/Tararitu【综】 蒙古族姓。塔阿日土,蒙语意为有囊者,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地区有此姓(384)。
读音:Gǔkǒu【源】 汉时有古口引(15,21,63)。一说,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为古口引氏所改(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汉古口引。” 《中文大字典》 引
读音:Wǎrú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为母系氏族。以房前为图腾。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