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ún【源】 系自嬴姓。祝融之后封于罗,号䢵子(见《国语》),其地在安州云梦县,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7,12,60)。一说,为云梦之云改作䢵(15)。【变】
读音:wù【源】 鲜卑人姓,见《后汉书·南匈奴传》(60,62)。北魏时蠕蠕(即柔然,参见蠕蠕姓)部人姓(242)。【变】 亦称〔勿地延〕、〔乌地延〕氏(425)。【人】 勿地延,北魏时蠕蠕部帅率众降
读音:liáo【源】 ①春秋时晋杨氏大夫僚安之后(17)。②春秋时宋侍人宜僚之后,以名为氏(12,15,21)。【望】 晋阳(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人】 僚祖,春秋时鲁昭公之侍
读音:Duìsùpǔ彝族姓氏。意为 “鸟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后改汉族“张”。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Zhé【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出公辄之后,见《风俗通》(1,6,7,12,17)。【变】 亦作〔輙〕(6,21)、耴(91)。【望】 钱塘(7)。【人】 辄终古,汉时开封人(1,21)。然据张
读音:Wò/Woh【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Yù【源】 见《新编千家姓》(73)。淯水源出河南嵩县,至湖北襄阳入汉水,或以水名为氏(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谱》亦收,其注云: “以水名为姓氏。淯河,
读音:Luó罗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妘姓,颛顼帝孙祝融氏后裔。祝融的后裔被分为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周朝时,八姓中有子孙被封宜城,建立罗国,后为楚国所灭,其后人遂以“罗”为姓。二是改姓
读音:Níshú《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泥孰·匐、泥孰·啜、泥孰·莫贺设。”未详其源。
读音:Fēng【源】 隋置峯州,南北朝梁时置兴州,隋改为峯州,故治在今越南境。当以州名为氏,见《姓苑》(15,21,60)。【变】 今书作〔峰〕。【布】 上海、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