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
【源】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以号为氏(9,17,60,63)。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见《姓解》)
【源】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以号为氏(9,17,60,63)。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见《姓解》)
读音:Wǔzhào【综】 伍姓入赘姓赵,承两家,湖南湘潭有此姓(63)。
读音:Dǐ【源】 见《直音》(15,21)。䣌系邸之讹(80),或由邸氏所改。【人】 䣌林,汉时上郡太守(15,24)。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风俗通义》收载;《续通
读音:Ōusì【综】 汉时有欧俟氏,见《容斋随笔》(15,21,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 《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亦收,其注云:“汉有
读音:piāo明有飘雄,太和人,正德中为长阳尉。(见《奇姓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云南之大理,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未详其源。明代
读音:zōng yí【源】 飂叔安之后,董父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见《左传》(12,15,60)。【变】 ①一作〔融夷〕(4,9,11,17)。②后改为鬷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chǔ汉有北海太守处兴,盖处子之后。(见《风俗通》)伯益之后有处氏。(见《路史》)处,望出颍川、沛国。(见《尚友录》)
读音:Liú【源】镏即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古时留、刘字通,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以地为氏(60,62)。镏乃刘之讹字(60)。书传无镏字,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24)。【变
读音:Zhēnxún【源】系自姒姓。禹后分封有斟寻国(故城在今山东平度西南),以国为氏,见《史记》(11,17,21)、《风俗通》(1,17,60)。 【变】亦作〔斟鄩〕(3,418)、斟戈(17,6
读音:Jǐngěr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Chāng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黄帝子昌意的后代。二是源于妊姓,昌氏是妊氏后代。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当今全国多省都有分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