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í《姓氏词典》引 《魏书》并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北魏有诘归之。”未详其源。
读音:Guān【音】 又音鳏(Guān),见《直音》(60,63)。【源】夏王少康居纶(故城在今河南虞城东南),后因以为氏(8,17,60)。【望】辽东(17,418)。【布】四川成都有此姓(91)。
读音:Wūl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亦作〔乌勒理〕(260)、〔瑚勒里〕(180)、〔瑚勒哩〕(63)。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乃满八旗姓氏
读音:Kězúhún《姓氏词典》 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朱氏。郡望: 河南。”
读音:Wàngzhābǔ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Zhōngsì【源】 左伯之后有中驷氏,见《希姓录》(63)。《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太伯之后’。”太伯,当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吴之始封君。
读音:Ní【源】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广西之武宣有分布。回族、藏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hìsūn【源】 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称所居之里(古时称聚居之地为里)为士孙之里。《左传》载,鲁襄公二十五年,崔杼葬庄公于士孙之里,即是此里(7,60)。【人】 士孙张,汉时平陵人,博士、扬
读音:Zǐhuà【源】 ①韩国有子华子,因以子华为氏,见《庄子》(6,12,15,21)。②春秋时鲁国有子华氏,见《路史》(17,60)。③春秋时郑国公族有子华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读音:Āc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由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