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ou

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名为姓氏,出自姒姓。越王无疆之次子蹄,封于乌程(今浙江湖州南)欧余山(今升山)之阳,子孙于是以地名为姓氏,有姓欧、欧阳、欧侯者。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有匠人欧冶子善于锻造兵器,后世子孙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是为欧姓。三是出自改姓。汉代的孔姓、三国时的独孤姓为避祸改为欧姓。

欧姓发源于浙江、江苏地区。唐代欧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五代时期四川、湖北、湖南均有欧姓散居。明代时福建欧姓有渡海赴台湾者。如今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湖南等省为多。

欧姓历史人物有欧冶子,春秋时期铸剑大师。善于铸剑,相传曾为越王勾践铸五剑,又与干将为楚昭王铸三剑,称龙渊、泰阿、工布。曾拿宝剑给善于相剑的薛烛鉴赏,薛烛抚剑长叹“虽复倾城黄金、珠玉竭河,尤不能得此一物”。欧宝,西汉著名孝子。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庐中守孝。乡邻打虎,老虎逃进他的庐中躲藏,他用衣服盖住虎,避开乡人使老虎得以逃脱。后来,老虎送来鹿帮他祭祀,人们认为孝也能感化猛兽。

欧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一位。


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疆,为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乌程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见《路史》)

▲<汉>欧宝,平都人。<宋>欧庆,乾德人,永春知县。

猜你喜欢

  • 胡非

    读音:hú fēi【源】 系自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见《风俗通》(1,6,12,17,60)。【人】 胡非子,战国时人,著有《胡非子》三篇(6,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 读音:méi【源】 ①商后有枚氏,见《路史》(60,62)。②衔枚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禁喧嚣),以官为氏,见《史记索隐》(11,17,21)。【望】淮阴、淮南(17,21,60,418)。【布

  • 慶師

    读音:Qìngshī【源】见《姓苑》(6,9,11,12)。系自姬姓。吴后有庆师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庆师氏。”此当系出

  • 飛

    读音:Fēilián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史记》 云: “秦赢姓有飞廉氏。”以名为氏。《姓氏考略》亦注: “秦,赢姓,后分封,以国为氏。”(按: 《万姓统谱》亦载

  • 折蘭

    读音:Shélán【源】 合短兵杀折兰王,见《汉书·霍去病传》。折兰,匈奴人姓,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60,62,),其后支孙亦有折氏(60)。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俱收载

  • 读音:Yáo【源】 咎繇,即皋陶(东夷首领),其后有繇氏,见《风俗通》(1,7,15,17,60)。【变】 亦作睾、〔��〕(17)。【人】 繇延,汉时西郡督邮(21)。繇

  • 读音:rén【源】 见《姓苑》(7,15,21)。【布】 北京有此姓。【人】 人杰,明时开州人,任广东琼州卫左所百户(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

  • 郭囉羅

    读音:Guōluóluó【源】 清满洲八旗姓。郭啰罗系地名,以地为氏(23)。凡六派,出沾河、白河、布勒德、郭啰罗、讷殷、马察等地(23,63,180,260)。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族有此姓,亦作〔郭罗

  • 会稽

    读音:guì jì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稽,遂为会稽氏。(见《元和姓纂》)

  • 夫餘

    读音:Fúyú【源】 ①春秋时吴国太子夫概王奔楚,其子在吴,以夫馀为氏。见《风俗通》(6,9,17)。②百济国(古朝鲜)王姓夫馀氏,以国为姓。其先为夫馀之别种(6,12,60,70)。夫馀为古族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