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
【源】 毌丘,为春秋时卫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以地为氏(60,62)。一说,毌丘为古时贯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0里),后属宋地。毌,古与贯通,盖古字从省,贯去贝为毌,以国为氏(17)。【变】 ①清时为避孔子名讳,改丘为邱。 ②毌丘亦作毋丘(17)。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卫邑,以地为氏。”亦写作“贯丘”。《括地志》云: “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阳县南五十里也。”(按:今山东曹县南有蒙泽城。)后以为氏,或改为单姓毌、丘氏。
【源】 毌丘,为春秋时卫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以地为氏(60,62)。一说,毌丘为古时贯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0里),后属宋地。毌,古与贯通,盖古字从省,贯去贝为毌,以国为氏(17)。【变】 ①清时为避孔子名讳,改丘为邱。 ②毌丘亦作毋丘(17)。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卫邑,以地为氏。”亦写作“贯丘”。《括地志》云: “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阳县南五十里也。”(按:今山东曹县南有蒙泽城。)后以为氏,或改为单姓毌、丘氏。
读音:Hu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ōchèl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 作“倭彻埒”,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Wàiládà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外剌岱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拉岱〕(24)。
读音:Zhúhǔ【源】 金时女真人姓。术虎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397)。部人分布于涞流水、活论水(今拉林河及其支流活论河)等地(397)。【变】 ①亦作〔乌虎〕(71)。 ②至明改称朱胡氏、至清
读音:Yōu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ā【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安徽淮南(362)、上海嘉定(351)、云南双江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贵池、
读音:huái yí【源】 淮夷小国(故城在今淮河下游),后灭于周武王,子孙以国为氏(4,6,12,17,60)。【变】 后改为淮氏(9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元和姓
读音:Tuōhuòluó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为单姓“托”,盖取“托霍罗”之首音,谐以汉字“托” 而得; 或改为单姓“罗”,则取“托霍罗”之末音而为。
读音:Dūbēipǔ彝族姓氏。本氏族名,即蜂 (氏) 族,后或改汉姓张。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Bǐsè【源】 彝族姓。属勿雷家支(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