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àn

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春秋时居于湛(今河南宝丰一带)的人,以地名为姓。二是源于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后族人把斟灌二字各取一半,合成湛姓。

湛姓历史人物有湛贲,唐诗人。湛贲与彭伉为连襟,彭伉中进士,设宴庆贺,湛贲被冷落,从此以后发愤读书,后中进士。当时彭伉正骑驴郊游,听到湛贲中第的消息,失声掉下。“湛贲及第,彭伉落驴”,遂成典故。

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零三位。


【源】 古有湛国,河阳轵县有湛城(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南)是也,见《郡国志》,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湛水,古水名,有二,一在河南宝丰南,湛音Zhàn,一在河南济源西南,湛音Shèn(86)。或以水名为氏。【望】 豫章、新淦(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湛姓人口36%。【人】 湛重,汉时大司马(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乐亭、围场,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南康,广西之灌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引 《姓氏寻源》云: “以地为氏。望出豫章、新淦。”②又,其引 《路史》注云:“河阳轵有湛水,旁有湛城。《左传·襄十六年》有湛瓯,非江西湛氏所出也。” 《姓氏词典》称:湛水有二: 一在河南济源县西南; 一源出河南宝丰县东南,至襄城县境入北汝河。以地名为姓氏的湛姓出自多处。③又,《姓氏词典》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称: “‘源于姒姓。’(望出)豫章郡。出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其后子孙失国,居湛水,去 ‘斗’字,以二字翻音为湛氏。”

春秋时有湛阪; 后汉有湛重,官大司农; 晋代有湛方生; 南朝梁有湛然; 唐代有湛贲; 宋代有湛俞,屯田郎中;明代有湛若水,南京兵部尚书。

猜你喜欢

  • 豎陽

    读音:Shùyáng【源】 见《姓觿》(17,63)。【人】 竖阳谷,春秋时楚国人,见《吕氏春秋》(17,63)。《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吕氏春秋》注云:“春秋时楚有竖阳穀(谷)。”未详其源。

  • 伊祈

    读音:Yīqí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尧之姓。亦作 ‘伊祁’。”又作“伊耆”,姑兼收以备考。

  • 旺察

    读音:Wàngchá【综】 清时蒙古人姓(72,256)。旺察福禄,清蒙古正白旗人,乾隆中历参赞大臣(61,7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

  • 鄒屠

    读音:Zōutú【源】 帝喾妃为邹屠氏之女。古帝轩辕败蚩尤,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见《拾遗记》(7,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梁丘

    读音:Liáng qiū梁丘姓源自地名。齐国大夫食采于梁丘,其子孙遂以梁丘为姓。梁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望族居于冯翊郡(今陕西大荔)。梁丘姓历史人物有梁丘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开创者。历任大中大

  • 第 二

    读音:Dìèr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其先齐诸田,汉武帝徙之诸陵,以门秩次第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氏(按:登,或作‘癸’。)。”此“以次为氏”,出田氏。唐代有第二·从

  • 读音:Chū【源】见《直音》(15,21)。【变】作〔掳〕(76),误。罕见姓氏。《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Pò【源】 或系破六汗氏、破多罗氏所改(62)。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亦收,其注称: “元有破头潘。”未详其他。

  • 瓦爾葛喜

    读音:Wǎ’ěrgěxī【综】 清正蓝旗蒙古侍郎伊道之妻为瓦尔葛喜氏(260)。

  • 格亮

    读音:Géliàng景颇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乃景颇族最早的姓氏。景颇有谚: “最早的猴是黄猴,最早的树是兴颠树,最早的人是姓格亮的人。”格亮,相传为景颇始祖,后以名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