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
【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diàn【源】①殷汤之后,见《路史》(17,60)。江南汤悦,本姓名为殷崇义,后改姓殿(60,62)。殷崇义为五代南唐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后国亡入宋,避讳易姓名为汤悦(62)。又,宋徽宗崇宁间有商
读音:Yāng【综】 清严如熤《苗防备览》载,杨瑞附生母秧氏被苗戕,瑞奋救无及,投塘死(80)。今汉、苗(135)等民族均有此姓。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湖南吉首(旧名乾城)(62)
读音:hán【源】 ①黄帝之臣寒哀作御,见《世本》。为寒姓之始(60,62)。②夏时诸侯寒促之后,见《氏族大全》(6,12,17,60)。一说,寒,夏时妘姓之国,见《路史》。故城在山东潍州(即今潍坊)
读音:Zhǎ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南洛宁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ìfúliè【源】 代北姓(27)。叱伏列与叱列同族,后歧化为二姓(242)。一说,叱伏列即泣伏利,而叱列乃其省译也(70)。【变】 亦作〔叱列伏〕(60,70,242)。【人】 叱伏列龟,
读音:zǐ má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盈,字子芒,其后为氏(4,6,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妫姓,陈僖公生盈字子芒之后。”此以字为氏
读音:Kuǎi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得被封于蒯,世称蒯得,其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二是以国名为姓,商代时有蒯国(今河南洛阳西),后人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6,7,12,15,21)。【望】 汲郡(17,418),辽东(7)。【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
读音:Hóufújīn《姓氏词典》 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斤氏。” (按:疑乃“俟伏斤”之讹。)
读音:Xiá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