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耳
【源】 代北姓,见《复姓录》(12,63)。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源】 代北姓,见《复姓录》(12,63)。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ū【源】 穆王伐纡,见《竹书纪年》。纡国在江东,见《国名纪》。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 【望】 始平(17,418)。 【人】 纡邈,汉时始平人,肥乡侯(9,12,17)。罕见姓氏
读音:bá后梁有跋异,阳人,画家。(见《五代名画补》)极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未详其源。五代时有跋异,汧阳人,工画佛道神鬼。
读音:fēi【源】 系自嬴姓。舜臣伯益之裔非子之后(8,17,6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 云: “伯益非子之后。”一云即 “非”,系出赢姓,或为非氏之分
读音:Zhūlǔ金代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部族名,以部为氏,乃金女真之白姓。至清,则融为满族,后或改为单姓“惠”。见 《满族姓氏录》。或作“术虎”,亦作“朱胡”、“珠噜”
读音:Zhèn【源】 见《清朝通志·氏族略》(23)。【布】 浙江上虞(279)、河南巩县(301)、台湾南投、台中、新竹(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阵大辇,清时任台湾道(23)。现行
读音:chì dòu【源】鲜卑柔然族之姓,系叱豆浑之省译(60,62)。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是也。(见《西秦录》)
读音:Chù《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ī zhú【源】 匈奴姓。西汉时南匈奴尸逐鞮(一作鞬、键)单于裔孙降汉,因氏(6,12,84,242)。【变】 《元和姓纂》作〔尸遂〕(6),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Tián【综】源不出详。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Bātú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有载。当为喀喇氏之分族。《续通志·氏族略·元·以部为氏》注“喀喇”云: “本喀喇部,即汉高车国也。《列传》 博果密,世为喀喇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