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ǎi

【源】 ①古有百鯈,黄帝之后,姞姓,见《说文》。《左传》作伯鯈(60)。②百里氏之后省里为百氏,见《姓考》(17,21,24)。③高丽八姓之一为百氏(9,60)。 【变】一作佰(91)。 【望】南阳(17,60,418)。 【布】北京(92)、浙江上虞(279)、河北卢龙(289)、河南巩县(301)、山西阳城(309)、四川武胜(321)、江西丰城(357)、台湾台北、高雄(64,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百里,春秋时许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卢龙,辽宁之盖县,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河南之义马,湖北之监利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许慎 《说文解字》载: “百鯈,黄帝之后,姞姓。”(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百倏”,误。又,《左传》作“伯鯈”。)百鯈,当为百氏之始。②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万姓统谱》云: “秦大夫百里奚之后。” 百里奚,即虞公族井伯奚。虞为晋献所灭。井伯奚媵伯姬于秦,受邑于百里,故称百里奚。其后有百里氏,或省作百氏。此当系出姬姓,以封邑为氏。③ 《姓氏考略》 注云: “高丽八姓,其一曰百氏。”则此出自高丽族。望出南阳。

战国时有百丰,列御寇之弟子; 汉有百政。

猜你喜欢

  • 读音:Shuò【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搠思监。”未详其源。

  • 逹瑚哩

    读音:Dáhú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呼哩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疑即达呼哩。清乾隆时镶白旗副都统博斌,姓达呼哩 (见《中国人名大辞典》),隋唐时契丹有达呼哩氏;

  • 博羅特

    读音:Bólu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①一作〔博罗忒〕(61,254,259)。②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博勒特氏(259),镶黄旗蒙古闲散海保之妻为白罗特氏(2

  • 读音:Shèng【源】 系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賸氏(8,60,62,63)。《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 忙忽惕

    读音:Mánghū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引 《蒙古秘史》收载; 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辍耕录》 所收 “忙兀歹”之别译。)

  • 兀速兒吉

    读音:Wùsùérjí【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乌苏拉济吉〕(21)。【人】 曷剌,兀速儿吉氏,元延祐元年累官辽阳行省左丞,后召为大司农,谥安穆(399)。《姓氏词

  • 布埒

    读音:Bùliè【源】 金时人姓(23,63)。【人】 布埒库,金章宗时寿州同知军州事,死难赠昭勇大将军(23)。金时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史》有布埒·库,寿州同知军州事,死赠昭

  • 市南

    读音:shì nán【源】 春秋时楚国熊宜僚,居市南,后裔以所居为氏(6,7,17,60)。熊宜僚为楚之勇士,善弄丸,曾助楚败宋师(62)。【望】 楚郡(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 读音:chǒng见《姓苑》。▲<三国蜀汉>宠羲,长史。<五代>宠令图,中门使。

  • 金克力

    读音:Jīnkèlì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或作精奇力、精勒、精克勒等,皆“精奇里”之别译。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金”字而为单姓。参见“精奇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