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ǐ

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姜姓。炎帝之后封为纪侯(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南),后为齐灭,子孙以国为姓氏。二是改姓。由舒姓改姓而来,唐时纪迈本姓舒,后改姓纪。

纪姓发源于今山东寿光一带,后散居于齐地。战国至秦,纪姓子孙相继迁入河北、江苏、安徽、山西、陕西等地。秦末汉初,纪姓仍主要繁衍于齐鲁大地。东汉至三国,纪姓迁居辽宁、山东南部。有一部分纪姓过长江进入江东,或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进入甘肃。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居住于今甘肃天水、河北盏县、山西临汾、辽宁辽阳一带的纪姓繁衍迅速。北宋亡于金后,北方之纪姓避难迁往江南。元灭南宋,纪姓有人逃难到两广一带。明初,山西纪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东北等地。明中叶以后,纪姓有迁居台湾者。如今,纪姓尤以北京、山东、江苏等省市为多。

纪姓历史人物有纪唐夫,唐诗人,宣宗时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温庭筠被贬为方城尉,文士诗人争赋诗送别,唐纪夫所作压倒众人,其中“凤凰诏下虽霑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一联,当时传为名句。纪君祥,一作纪天祥。元戏曲作家。著《韩退之》《松阴梦》《驴皮记》《铐劾赃》《赵氏孤儿》等六种。今仅存《赵氏孤儿》及《松阴梦》曲词一折。《太和正音谱》称其词“如雪裹梅花”。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纪昀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五十余年,以学问文章名重朝野,学者咸与之往来,托庇门下。纪昀性情坦率,好滑稽,初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回味悠长。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纪昀任总纂官,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为清代目录学巨著。

纪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二十二位。


出自姜姓,炎帝之后,封为纪侯,为齐所灭,因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纪氏,炎帝之后,侯爵,姜姓,庄四年齐灭之。(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汉>纪信,事汉王为将军。<金>纪天锡,泰安人,医学家·<清>纪昀,献县人,文学家。

猜你喜欢

  • 烏蘇

    读音:Wūsū【源】 金人姓。辽时女真部落名,以部为氏(23,24)。至清为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瓦尔喀、讷殷、海兰、长白山、安褚拉库、乌喇、苏穆、叶赫哈达、瓦尔喀海兰、西林穆鲁、乌苏、德尔吉色钦、

  • 读音:Hù扈姓源于姒姓。夏有扈氏之后,以国为姓氏。扈姓起源于陕西户(扈)县,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扈姓历史人物有宋抗金名将扈再兴,抗金多年,杀敌无数,屡建战功,有“北宋名将”之称。扈姓在《百家姓》中

  • 車特爾

    读音:Chētè'ěr【综】 清正白旗满洲笔贴式德山之妻为车特尔氏(260)。

  • 滿扎

    读音:Mǎnzh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库察、叶赫等地(23,63,180,260)。【变】一作〔满札〕(259)。【人】清镶蓝旗满洲马甲查奇立之妻为满扎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库察

  • 读音:Tán【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上海、四川成都(91)、浙江江山(325)、安徽淮南(362)、北京、天津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河北之辛集、黄骅,

  • 读音:zhù【源】 ①见《姓苑》(7,9,11,12,17)。一说,由库住氏所改(60,62)。②满族姓(344)。【望】 河南(17,418)。【布】 河北隆化(344)、山西汾阳(278)、四川成

  • 娀陵

    读音:Sōnglíng【综】 女娲臣有娀陵氏,见《帝系谱》(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帝系谱》 注: “女娲臣有娥陵氏。”

  • 羅吉

    读音:Luój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Zhǐ【源】 ①见《姓苑》(15,21)。②彝族姓(130)。【布】 天津(62)、云南巍山(130)、山东新泰(359)、北京、黑龙江、河北赤城等地均有此姓。【人】 只好仁,明时嘉靖丙午科举人

  • 读音:mǎo【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卯氏,见《路史》(17,60)。②台湾土著姓(65)。【布】 江西广丰(328),安徽淮南(362)、云南镇雄(331)、东川(380)、甘肃康县(348)、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