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á

【音】 亦音屠(Tú)(80)。【源】 ①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因氏,见《姓源》(17)。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见《潜夫论》(60,62)。系自子姓,茶即䣝,郃阳䣝城是也(故城在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为氏,见《路史》(60,62)。③齐太公之后有茶氏(60,62)。④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着《茶经》三篇,贞元末年,鬻茶者祀为茶神(61),其后有茶氏(17)。⑤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见《宋史》(17)。⑥明、清时云南大理 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253)。今彝族姓(130)。一说,原云南大姓蒙氏避难,子孙改姓茶、字、左等姓,今已无蒙姓。⑦白(138)、羌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江都(17,418)。【布】 浙江义乌(277)、上虞(279)、台湾(64,68,261)、广西都安(288)、四川中江(345)、米易、云南畹町、双江等地均有此姓。【人】 茶话,汉时人,见《江都易王传》(7,15)。茶昱,明时武平人,洪武中洛川县训导(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云南之泸水、陇川、邱北、马关,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皆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王符 《潜夫论》云: “茶氏,殷旧姓。” 《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亦云: “子姓有茶氏。即䣝, 郃阳䣝城是。”此系出子姓, 殷商之后。 (按:此“”, 古或当作 “”, 音tú, 即 “䣝”, 在今陕西合阳。) ②或出自妫姓,“齐太公后有茶氏”。见《姓氏考略》。齐太公,战国时田和,始为齐君,故称齐太公,帝舜之裔。③又,据 《宋史》 云: “三佛齐国有茶氏。”

明代有茶昱,洪武中洛川训导; 又有茶孟元,宝坻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jiàn【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广韵》(60,62)。【望】 河南(60)。【布】 宋时河内怀州(故治在今河南沁阳)多此姓(7,21)。今甘肃永昌有此姓(392)。【人】 橄君锡,

  • 博爾圖

    读音:Bó’ěrtǔ【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舒敏泰之妻为博尔图氏(260)。

  • 烏蘇

    读音:Wūsū【源】 金人姓。辽时女真部落名,以部为氏(23,24)。至清为满洲八旗姓。凡十五派,出瓦尔喀、讷殷、海兰、长白山、安褚拉库、乌喇、苏穆、叶赫哈达、瓦尔喀海兰、西林穆鲁、乌苏、德尔吉色钦、

  • 阿舍

    读音:Āshè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吉史

    读音:Jíshǐ【源】 彝族姓。属姑支家支(375)。

  • 柯爾特依爾

    读音:Kēěrtèyīěr【源】 鄂伦春族姓。居住黑龙江诺敏河、多布库尔河、甘河流域的鄂伦春族柯尔特依尔氏族名,汉姓为何(190)。后又分为那旦、红改达、车车依尔等小姓,互不通婚(191)。鄂伦春族姓

  • 读音:Fù/Fuh【综】源出不详。与复不同,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

  • 读音:Guān【源】 见《集韵》(86)。黄帝时乐官泠沦氏,亦作伶伦氏,其后有沦、伶、泠、伦四氏,以别支系(12,15,21,63)。罕见姓氏。《康熙字典》 收载,其注云:“姑顽切,音 ‘鳏’。姓

  • 令狐

    读音:Líng hú令狐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晋国高官毕万的曾孙魏颗,因活捉秦国大将杜回,受晋国君主封于令狐。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令狐姓早期活动于山西一带。令狐郡望出于太原郡。令狐历史人物

  • 布更

    读音:Bùgēng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本母系之氏族名,其图腾为鸡蛋。或以氏族名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