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喇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氏。清同治时两广总督瑞麟,姓此氏。”
或作“葉 (叶) 赫那拉”、“葉(叶) 赫纳喇”,参见“葉 (叶) 赫” 条。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氏。清同治时两广总督瑞麟,姓此氏。”
或作“葉 (叶) 赫那拉”、“葉(叶) 赫纳喇”,参见“葉 (叶) 赫” 条。
读音:Qiānyù【源】 西夏人姓(95,240)。
读音:Yǐ【源】 见《姓觿》(17)。即蚁氏(91)。【望】蜀郡(17,418)。【布】台湾新竹、台北(68,261)、福建莆田等地均有此姓。【人】螘硕,字式瓒,福建莆田人(67)。现行罕见姓氏。今福
读音:yǒng【源】 春秋时楚子熊勇之后,见《姓苑》(17,60,62)。 【望】 南越(17,60,418),南海,见《姓苑》(15,21)。【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勇获,春秋时吴大夫
读音:Chā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及晋中、吕梁、雁北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ánjiàn【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Hèqíl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雅兰(23,63,180,260)。【变】①一作〔何齐拉〕(260)。②清满洲镶白旗中有何吉勒氏(259),正蓝旗满洲马甲达敏之妻为和奇勒氏(260),〔何吉
读音:chì xiǎo dòu【源】 鲜卑人姓(70)。【变】 北魏时改赤小豆氏为豆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豆氏。
读音:Bēn【源】 见《姓苑》(15)。贳,古地名,春秋时宋地,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汉时为贳侯封地,当以地为氏。现行极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汉族姓氏。永修县公安局提供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dǒu【音】 又音Xiá(77,86)。亦音Dǒu(斗),见《百家姓考略》(76)。【源】 系自姜姓。战国时田和篡齐,迁齐康公于海上,穴居野食,以斜为氏,见《姓谱》(60,62)。亦见《姓苑》(
读音:Ŏu【综】源出不详。浙江萧山(209)、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安徽之贵池、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按:藕,莲之根茎,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