蔪
【综】源出不详。江苏高淳(305)、台湾台东(68,261)、河南修武等地均有此姓,或系蕲氏误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等地有分布。此姓系尚义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综】源出不详。江苏高淳(305)、台湾台东(68,261)、河南修武等地均有此姓,或系蕲氏误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等地有分布。此姓系尚义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Fēngbèi【源】 春秋时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6)。【布】 唐时临川有此姓(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焉。今临川 (属江西) 有此
读音:Nǎimǎzhēn/Naimajin【源】 元时人姓(57)。【变】 元定宗之母八不沙皇后为乃蛮真氏(57),〔乃蛮真〕似即乃马真之异译。其先在金时称尼质阿氏,至明时改称尼麻车氏(100),至清
读音:Bùruì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部为姓。因其后来全部沦为奴隶,被其他部落称为“苏龙”,意为在森林里腐烂的人。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Wèi【源】 ①《周礼》地官有遗人,掌施惠、恤养、赈济之事,后以官为氏(7,60,62)。②春秋时鲁季氏家臣南遗之后(11,12,60)。【望】 鲁郡(17,418)。【人】 遗登,汉时人(21
读音:Shòu【源】①彭祖之后有寿氏(60,62)。②系自姬姓。吴王寿梦之后,见《风俗通》(1,7,9,12,17)。③系自姜姓。齐公子寿之后,见《姓源》(17)。④满族姓(181)。【望】京兆、博陵
读音:gōng shà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公上壬之后(9,17,60)。【人】 公上不害,汉高祖时太仆,封为汲侯(17,21)。公上延孙,南北朝南齐时晋陵令((7,21)。历史上罕见复姓
读音:Tiēliánggǔtì/Telenggut【综】 蒙古族姓。帖良古惕属蒙古“森林中百姓”诸部之一,以部为氏。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岗根、索博力嘎苏木均有此姓(384)。
读音:Nièrì【源】彝族姓(375)。
读音:Bùkùsī【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布库斯氏(259)。又,驻防察哈尔正红旗有布古斯氏(259,260)。〔布古斯〕似即布库斯之异译。
读音:Mào【源】《姓氏考略》云,冒姓或为媢姓所改(60,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冒” 云:“……为姓所改。” 知当有媢姓,唯不得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