覩斯
【综】 战国魏策有覩斯赞。注引春秋后语作〔堵师〕,是覩斯即堵师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60,62,63)。亦作〔堵斯〕(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战国策·魏策》有睹斯赞。[注] 引 《春秋后语》作 ‘堵师’。是 ‘覩斯’,即 ‘堵师’ 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参见“堵师”条。
【综】 战国魏策有覩斯赞。注引春秋后语作〔堵师〕,是覩斯即堵师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60,62,63)。亦作〔堵斯〕(17)。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战国策·魏策》有睹斯赞。[注] 引 《春秋后语》作 ‘堵师’。是 ‘覩斯’,即 ‘堵师’ 也。或为郑堵师叔之后。”参见“堵师”条。
读音:Ébā【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Ètún【综】 金、元时女真人奥屯氏至清时改称鄂屯氏(71)。清满洲人仍有此姓。《牧菴集十六·瓜尔佳公神道碑》载,清人常格之妻为鄂屯氏(71)。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黑姓。《续通志·氏
读音:Gōngjū【源】 春秋时鲁季武子庶子公沮之后,因以为氏(17,62)。【它】 张澍云:公沮应作公,无公沮氏,而只有公氏(26)。《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
读音:Sǎnzhú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森济乌克岱”。
读音:Pán【源】 民(旧称民)以槃、篓、篮为姓,见《民纪略》(63)。亦见《清稗类钞·姓名类》(86)。今瑶族有盘姓,或槃即盘。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读音:Sīmǎ司马姓主要是以职官为姓。古有司马一职,执掌国家军队,后遂有司马氏。司马姓历史人物有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继任其父职务太史令,因对大将军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而下狱受腐刑,出
读音:Fóduōxīmò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朱舍里(23,63,180,260)。【变】 亦作〔佛多锡墨理〕(260)、〔喀多锡墨哩〕(63)、〔佛多锡墨哩〕(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珠
读音:Yēzhǐ【源】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375)。
读音:Áo′nàěr【综】 达斡尔族姓。达斡尔族十八哈拉之一,一作〔鄂嫩〕,世居俄罗斯鄂嫩河一带,下有两个莫昆,爱协金和坤奇。汉姓有吴、敖二氏(189)。亦作〔俄嫩〕(429)。达斡尔族姓氏
读音:Zóngyè【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