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ài

【源】 ①赖,子爵之国,蔡州褒信有赖亭(故城在今河南息县东北70里),即其地也,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清时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满族姓(344)。③清云南永昌府户撒长官司赖氏,原系四川巴县汉族人,后为阿昌族(253)。今阿昌族仍有此姓(104)。④台湾土著(65)、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望】颍川、河内、南康、河南(7,12,21,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7%,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54%。【它】①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赖姓曾被迫使用日本濑川、清濑等姓,此二姓内仍含赖字,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仍改为赖姓(65)。②台湾土著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有人曾使用日本姓谷山,1945年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改姓赖(65)。【人】赖宣,汉时交趾太守(21)。赖文光,清同治间与任桂同为东捻之魁,称遵王(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峡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傣、壮、纳西、土家、阿昌、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本为国名,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古赖国在今湖北随县。②阿昌族之赖姓,分布在今云南之陇川。阿昌语则称 “喇来”,以其尾音谐以汉姓 “” 而得。

汉代有赖丹; 宋代有赖绂; 元代有赖禄孙,宁化人; 明代有赖礼; 清代有赖文光。

猜你喜欢

  • 北郭

    读音:běi guō【源】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北门之城称北郭),因以为氏(7,17)。一说,齐大夫北郭佐,字子车,其后有北郭氏(12,15,21,60)。【人】 北郭骚,春秋时齐人,与晏子为友(7,

  • 读音:Fàn【音】又音漏(Lòu)(17,80)。【源】见《集韵》(7,15,21,81)。【望】淮南(17,418)。【布】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极罕见姓氏。《玉篇》 收

  • 奇特拉

    读音:Qítèlā《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江苏巡抚吉尔抗阿,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奇塔喇氏之别译。)

  • 读音:Shàn【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宜兰、嘉义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流、山西之忻州等地有分布。清流县公安局提供。《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uī【综】 见《续通志》(24)、《新编千家姓》(73)。【布】 清时四川有此姓(59)。今四川中江(345)、沐川、浙江上虞(279)、普陀(297)、河北卢龙(289)、江苏高淳(305)

  • 翰公

    读音:Hàn'gōng【源】 系自姜姓,见《潜夫论》(5,63)。一说,即公翰。《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引 《希姓录》 云:“源于姜姓。‘翰公氏,姜姓之别。’”

  • 楊王

    读音:Yángwáng【综】杨王鹏,复姓杨王,字子鬯,湖南湘乡人,清末入伍湖南陆军第五十标,反清革命,民国初年授陆军少将(334)。

  • 读音:Chuá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考》亦收,其注云:“以用具为姓氏。”“元有床兀儿。”(按:疑“床兀儿”乃蒙古族人名。其后或有

  • 读音:Lóng龙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龙氏,舜帝时大臣。纳言是古代官名,他的后代以龙为姓氏。二是传说源自御龙氏之后。尧的后代刘累,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受夏帝的赏识,被赐氏

  • 金留

    读音:jīn liú【源】 汉时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降汉,其部留于休屠(故城在今甘肃武威北60里)者,因以金留为氏(60,62)。亦见《姓苑》(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