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贺拔

贺拔

读音:hè bá

贺拔下邳,与后魏同出阴山,代为酋长,北人谓地为拔,总有其地,土人相贺,因以为氏。(见《尚友录》)

其先与魏俱出阴山,代为酋长,北方谓土为拔。总有土地时,人相贺,因为贺拔氏。(见《魏书·贺拔胜传》)

▲〈北齐〉贺拔允,尖山人,侍中。〈后魏〉贺拔岳,武卫将军。

猜你喜欢

  • 東門

    读音:Dōngmén【源】 ①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鲁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7,12,17,60)。②春秋时齐公族有东门氏,见《路史》(17)。【望】济阳(17,418)。【布】河南

  • 读音:Kē柯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自姬姓。春秋时有吴国公子柯卢,其后代以“柯”字为姓氏。二是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遂为柯姓。三是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

  • 读音:Jū居姓是春秋时晋国大夫先且居的后代。居姓早期活动在山西、河南等地。居姓历史人物有元代官员居理贞,受父荫官平定州同知,有济才干,为人称道。百姓为他立《去思碑》。居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

  • 鮮干

    读音:Xhānggān【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 燭庸

    读音:Zhúyōng【源】系自姬姓。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8,11,17,60)。【人】烛庸之越,春秋时齐大夫(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烛庸

  • 澤桑

    读音:Zésāng藏族 “姓氏”,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此“姓” 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藏俗农历初三出生的人,常取此以为名,而成“泽桑× ×”,遂或依汉族姓名构造习俗,以 “泽桑” 为姓,“×

  • 長梧

    读音:Chángwú【源】 家有长梧,因以为氏,如长柳、长桑之类(60,62)。【变】 一作〔长吾〕(7)。【人】 长梧丘,周时人,见《庄子》(11,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鐵伐

    读音:Tiěfá【源】 匈奴人姓。夏王赫连勃勃改其支庶为铁伐氏,言其刚锐如铁,皆堪伐人,见《北史》(7,9,12,17,62)。【变】 一作〔铁代〕(17),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

  • 读音:xún【音】 郇氏有环、寻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郇(Xún)姓。【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12)及《康熙字典》(80)。【望】 绛州,见《广韵》(86)。【布】 宋时淮南(7,26)、清

  • 東宫

    读音:Dōnggōng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姓纂》: 齐大夫得臣之后。得臣居东宫,故后以为氏。” 得臣,春秋齐庄公之子。东宫氏当系出姜姓,“以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