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éng

【音】 又音Féng(17)。【源】 ①系自姜姓。商诸侯逢伯陵之后(6,21,60)。②系自妫姓。舜裔之后陈公族中有逢氏(17)。亦见《姓苑》(21)。【望】 长乐(17,418),北海(60),谯国(21)。【布】 台湾(64,68,261)、北京、山东即墨,辽宁阜新、河南义马、贵州安顺等地均有此姓。【人】 逢同,春秋时赵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河北之乐亭,山东之平度、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临汾,河南之卢氏、义马,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音‘厐’。商诸侯,封於齐土。至商周之间,有蒲姑氏代之。至武王伐商,而后封太公焉。” 此则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则云: “商诸侯逢伯陵之后。望出北海。”《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 东汉有逢萌、逢丝; 《庄子》: “羿、逢蒙不能睥睨。” 皆作逢迎之逢。后之言姓者,皆作逄,石刻有故博士赵傅《逢府君神道逢童之碑》其篆文皆从“”。颜师古匡谬正俗云:“逢姓者,盖出於逢蒙之后。读当如其本字,更无别音。”据此则书作 “”,读若 “厐” 者,非是。见 《隶辨》。(按: 姓氏之演变,乃历史之必然,或音变——“”féng,或音páng、péng,皆为姓。或形变——“”之为“”,本同姓而分族。今“”、“” 各为姓;“”之féng、páng、péng作为姓氏,同源而分族。系出姜姓,望出北海。)

汉代有逢安; 宋代有逢龙。

猜你喜欢

  • 十代

    读音:Shídài【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 烏古論

    读音:Wūgǔlún【源】 ①乌古论,辽时女真人部落,出虎水完颜部东南,当以部为氏(24,71)。②金时赐包长寿、包世显等为乌古论氏(24,71)。【望】 陇西(71)。【变】 ①亦作〔吾古论〕、〔吾

  • 读音:bǔ【音】 亦音步(Bù)(17)。【源】 见《姓觿》(17)。【望】 荥阳(17,418)。【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捕巡,汉时广宁人(15,21)。罕见姓氏。《康熙字典》 收载,未

  • 读音:Suí【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随国(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系自祁姓。陶唐氏之后,周时杜伯之子隰叔奔晋,隰叔之孙士会为晋上卿,食采

  • 长孙

    读音:Zhǎng sūn长孙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孝文帝时,因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二是源自北魏。长孙姓早期在西北地区居住,望族居于济阳郡(今河南兰考)。长孙姓历史人物

  • 读音:ruò【源】 ①相传颛顼帝始都若水(在今宁夏固原东北),其支庶有若氏,见《路史》(17,60)。②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因氏,见《姓源》(17)。③汉时羌人姓。汉宣帝神爵二年封若羌为帅众王,见《通鉴

  • 藹焉力

    读音:Ǎiyānlì【源】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以部为姓(425)。

  • 读音:tún【源】 春秋时楚有扬豚尹官,其后以豚为氏(60,62)。【人】 豚少公,汉时人,见《印薮》(15,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春秋)楚有扬豚尹官,(见《左传》

  • 毛耳己

    读音:Máoěrjǐ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本为房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 商牟

    读音:Shāngmóu【源】 见《中华姓府》(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