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iáo

【源】 ①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辽氏,见《路史》(8,60,62)。亦见《姓苑》(7,12,15,17)。②三国时魏有后将军牛金,时有牛与马共天下之谶,司马懿忌金,酖之。子孙为避司马氏之难,改姓辽氏。至南北朝时后周工部尚书辽允,始复为牛氏(7,17)。【布】 浙江开化(310)、河南临颍(339)、北京、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广东之吴川,辽宁之沈阳,山东之鱼台,甘肃之舟曲,山西之大同、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①其引 《路史》云: “宋微子后。”与寮氏同源。系出子姓。②《姓氏词典》据《姓苑》 注云: “系改姓。三国时魏将军牛金,避司马氏难,改姓辽氏。至后周工部尚书辽允,始复为牛氏。”

猜你喜欢

  • 那都

    读音:Nādōu《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唐有那都泥利。”未详其源。

  • 申公

    读音:shēn gōng【源】 春秋时楚僭王号,其县尹皆称公。斗克字子仪,谓之申公子仪,屈巫臣字子灵,谓之申公巫臣,其后以申公为氏(7,60)。【人】 申公寿馀,春秋时楚臣(21)。历史上罕见复姓。《

  • 读音:wǔ【源】 ①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之后(17,62)。②舞嚣氏所改(60,62)。亦见《姓苑》(9,11,12,15)。【望】 沛郡(17,60,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

  • 读音:Hào/Haw,Hau【综】 源出不祥。云南建水有此姓(409)。

  • 納米

    读音:Nàmǐ【源】 彝族姓(375)。

  • 飲斯

    读音:Yǐnsī《姓氏词典》引 《唐书》 收载,“唐有饮斯达干。”未详其源。

  • 舍利

    读音:shè lì【源】 唐时北番部落有舍利部,以部为姓(7,12,60)。【变】 后改为李氏(12,21)。【人】 舍利阿博,唐时龙朔中左卫大将军(12,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 读音:Xiàng相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夏朝有帝相,其后裔支庶子孙,有以祖名为姓者。二是商王河亶甲原居于相,后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相姓发源于河南,望族居于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之间)、巴郡(

  • 读音:bì【源】 ①见《姓苑》(21,24,60)。燧人氏四佐之一必育之后(60,62)。②古“必”与“毕”相通,必氏或即毕氏(60,62)。③邲氏改为必(91)。④阿昌族姓(142)。【布】 云南有

  • 何拔

    读音:Hébá《姓氏词典》 引 《魏书·官氏志》 收载。未详其他。(按: 当即 “和拔” 氏,代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