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àn

【源】 ①黄帝支系姞姓之裔封于阚,即寿张之阚乡(故城在今山东阳谷、河南范县境内),后因以为氏(17,62)。②阚,春秋时齐邑(故城在今山东汶上西南之南旺河中),鲁昭公取阚,即为其地,齐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一说,春秋时齐悼公大夫阚止之后(6,7,12,17)。③满族姓。【望】 会稽、天水(12,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2省阚姓约占全国阚姓人口55%。【人】 阚泽,三国时东吴名将,会稽山阴人(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昌乐、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澄海,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齐卿阚止之后也。” 《姓氏考略》 亦注: “音 ‘瞰’,齐邑,鲁昭公在乾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阚本邑名,此当以邑为氏。阚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三国时吴有阚泽,山阳人,太子太傅; 唐代有阚棱,章丘人,越州都督; 宋代有阚洞、阚洙; 元代有阚文兴,建康人; 明代有阚云,成化举人,任知县;又有阚继禹,嘉靖进士。

猜你喜欢

  • 犂比

    读音:Líbǐ【源】 系自己姓。春秋时莒公族之后有犂比氏,见《姓纂》(60,62)。【变】 亦作黎比。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莒后有犂比氏。”莒,己姓之

  • 阿芒

    读音:A-máng【综】 佤族姓。阿芒为云南西盟管木鼓房之佤族官名,后裔遂以官名为姓(150,159,160)。亦作〔阿米昂〕(160)。

  • 倮米

    读音:Luǒmǐ【综】 彝族姓。属倮伍家支,四川盐源、云南宁蒗、永胜等地均有此姓(375)。

  • 读音:gěng【源】 或为梗阳氏所改(60,62)。【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人】 金时史泳之妻为梗氏,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

  • 鍾古

    读音:Zhōnggǔ【源】 钟古,夏王桀内史,因氏,见《风俗通》(24,63)。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钟古,祭内史也,因氏焉。”或作“终古”。

  • 仲叔

    读音:zhòng shū【源】 ①春秋时卫大夫仲叔于奚之后,以王父字为氏(7,60)。②春秋时鲁公族有仲叔氏,见《路史》(17,62)。【变】 中叔即仲叔(60)。【望】 汲郡(17,418)。【人】

  • 读音:Yì《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谱》注云: “以水名为姓氏。肄水在湖南境内。”

  • 大夫

    读音:dà fū【源】 古为大夫者,以官为氏。《宣和博古图》有大夫始鼎,即大夫氏(60)。【人】 大夫但,汉时人,见《汉书·淮南厉王传》(7,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读音:É/Er,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mìng【源】 见《姓苑》(21)。古帝燧人氏之臣知命之后,以名为氏(60,62)。【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苏武进(31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山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