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ì【源】碧阳君之后,见《姓苑》(60,63)。【布】明时涿州有此姓(60)。今安徽淮南(362)、江西新干(400)、台湾台北(68,261)、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人】碧潭,明洪武中河北大名
读音:xiāo隋炀帝诛杨玄感,改其姓为枭。(见《通志·氏族略。以凶德为氏》)武则天改萧良娣姓为枭。(见《唐书》)
读音:Biāo/Byan【综】 《庄子·山水篇》而歌猋氏之风。古之无为帝王也(陆德明语)。亦即焱氏(王先廉语)(63)。
读音:Sùpú【综】 邀濮为汉时匈奴部落名,以部为氏(26)。三国时有速仆丸,当为遫濮王之后(26)。遫为速之古字(21),故亦作〔速仆〕。又作〔遫仆〕(7,12)。
读音:Tùlì《姓氏词典》据《明史》收载。“明有兔力·帖木儿。”疑其当为蒙古族姓氏。
读音:Kāngy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费尔塔林(23,63,180,260)。【变】 ①亦作〔康仪理〕(260)。②清满洲镶黄旗中有康仪尔氏(259)、〔康仪尔〕似即康仪哩之异译。【人】 康
读音:tàn【源】 出自西域。汉时西域车师后部侯炭遮,领万余人,畔阿罗多,诣汉吏降,见《汉书·西域传》(60,62)。车师,汉时西域诸国之一,亦曰姑师。分前后二部,前部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儿湖畔,后部约
读音:bèi zhú lǔ孛术鲁,曰鲁。(见《金史·国语解》)孛术鲁,金泰和间女真姓氏,望属广平。(见《元史·孛术鲁翀传》)▲〈金〉孛术鲁定方,内吉河人,神勇军都总管。
读音:Jūwēi【综】 春秋时荆王(即楚王)伐吴,吴使沮卫蹶融犒于荆(楚)师,见《韩非子》(20,63)。
读音:Qiào《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峭王。”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