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阿蘇特

阿蘇特

读音:Āsūtè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一作西拉塔拉)(23,63,260)。原为元时部落名,即阿速部,以部为氏,清时改为阿苏特氏(23)。【变】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扎尔布之妻为阿苏忒氏,镶黄旗蒙古马甲巴达尔那之妻为阿楚特氏(260),〔阿苏忒〕、〔阿楚特〕等似均为阿苏特之异译。【人】 阿苏特德格,清蒙古镶红旗人,以功累迁荆州左翼副都统(61)。


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本为阿苏国,以国为氏;入元而为部,则以部为氏。《元史》之阿尔斯兰·哈葛斯等人,均为阿苏特氏;至清,则为蒙八旗姓氏之一,世居锡喇、塔拉地方,嘉庆时荆州左翼副都统德格,即姓此氏。

猜你喜欢

  • 額勒赫

    读音:Élèh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绥芬、尼尔吉、黑龙江、爱珲等地(23,63,180,260)。【变】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鄂尔葛氏、正白旗蒙古马甲佛保之妻为额尔格氏(260)。〔

  • 读音:Bó【源】 系自子姓,见《潜夫论》(63)。宋左(一作右)师勃之后,见《通志·氏族略》(1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希姓录》 云: “源于子姓。系周代宋开国君主微子的后代。”

  • 读音:bàn【源】 ①见《姓苑》(15,21,62)。②宋时王安石异名半山,其后或有以为姓,如稷姓、鹤姓之类。或以地名为氏(62)。③傣族姓(164,165)。【变】 一作伴(91)。【布】 云南德宏

  • 枝如

    读音:zhī rú【源】 春秋时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9,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枝” 云: “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或姓 ‘枝如’。”或按: “……以名为氏

  • 烏納特

    读音:Wū'nà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清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中有此姓(259,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

  • 读音:Yǎ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养国(故城在今河南襄城),后灭于楚,为楚大夫由基食采之邑,因以为氏(7,17,24,60)。【望】山阳(17,60,418)。【布】辽宁沈阳、四川成都(91)、台

  • 鳧臾

    读音:Fúy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百济之 ‘夫余’,音转为凫臾氏。”②《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吴有凫臾氏。”此亦当为 “夫余”

  • 读音:Nián/Nyan【综】 源出不详。台湾南投、云林、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 穀陽

    读音:Gǔyáng【源】 谷阳故城在今安徽灵壁西南。以地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地为氏。”穀阳,县名,汉置,因在穀水之阳而得名,其地在今安徽灵壁县

  • 读音:Wò【源】 西夏人姓(54)。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变】 亦作谔(30)。【布】 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