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ōng

雍姓的来源主要有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姞姓,黄帝之后。雍姓早期活动于河南。

雍姓历史人物有雍齿,西汉将领,早年跟从高祖起兵,叛而复归,虽然战果累累而终为高祖所不快。及高祖即帝位,诸将未行封,有怨望。高祖乃从张良言,先封齿为什邡侯。诸将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

雍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零四位。


【音】 雍氏有Yōng、Yòng二音(17)。且源出不同(19,63)。参见雍(Yòng)姓。【源】 黄帝之裔,姞姓之后,商、周时食采于雍(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因氏,见《风俗通》(1,7,12,17,60)。雍氏不出周文王而出黄帝,不音去声而音平声(7)。【变】 亦作雝、邕(17)。【望】 京兆、平原(17,60,418)。【布】 分布较广,不同音之雍氏合计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宁夏等省区多此姓,两省雍姓约占全国汉族雍姓人口73%。【人】 雍纠,春秋时宋人,为郑祭仲赘婿(7,17,21)。雍齿,汉时什邡侯(7,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范晔云: “山阴有雍城,文王第十三子雍伯受封之国,其后为雍氏。” 山阳之雍城,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宋有雍氏,姞姓也。” 《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 “出自姞姓,黄帝之后,与南燕同祖。商周之间有食采于雍者,因以为氏。”此雍本为秦都,地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望出京兆。

春秋时郑有雍纠,祭仲之婿; 齐有雍康、雍巫;楚有雍子; 汉代有雍齿; 唐代有雍陶,成都人; 明代有雍秦,咸宁人,正德初南京户部尚书; 清代有雍元聪,任太仓州学正。

一音yòng,亦姓。或作 “”,亦作“”。

猜你喜欢

  • 读音:Hóu【综】 源出不详。台湾嘉义县新港乡(63)、台南(64)、彰化(64,68,261)、山东新泰(359)、湖南宜章(377)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晋城

  • 阿者

    读音:Āz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由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曲莫

    读音:Qūmò【综】 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 和恰奇爾岱

    读音:Héqià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合忒乞歹”。

  • 读音:Hàn【源】 见《玉篇》(17,62)。【望】 东莞(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玉篇》收载;《姓氏词典》亦收,未详其源。

  • 右归

    读音:yòu guī宋微子后有右归氏。(见《路史》)

  • 巴朱古勒

    读音:Bāzhūgǔlè高山族姓氏。台湾高山族之鲁凯人有此姓。本为房名 (即家族之名),或以代姓,乃头目专用之姓。鲁凯人姓名构造是:先名后姓。如: 法法乌尼·巴朱古勒。“法法乌尼”是名;

  • 莊丘

    读音:Zhuāngqiū【源】庄丘系地名,以地为氏(60,62)。 【变】亦作〔庄邱〕(17)。 【人】庄丘黑,南北朝梁时征虏大将军,秦、梁二州刺史,镇南郑(26)。庄丘惠逵,梁时司马(17,21)。

  • 野仙

    读音:Yěxiā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新元史》 注云“即野僊氏。”

  • 兆齋

    读音:Zhàozhāi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总论·同族异氏》载: “金兆斋氏别为赵氏。”其《元·以姓为氏》载: “赵良弼,女真人,本姓兆斋氏,人言讹为 ‘赵家’。”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