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án

颜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曹姓。颛顼之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周武王时封于邾(今山东邹县东南)。邾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祖辈字为姓氏。二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鲁侯伯禽之支庶食采于颜邑,其后以邑为氏。

颜姓发祥于今山东境内。先秦时已有颜姓入居河南。东汉时颜姓人散居于湖北境内。魏晋南北朝时,颜姓发展成为琅琊、鲁国郡望。隋前,颜姓入迁陕西,并有分居于福建南部及江浙等地者。唐时已有颜姓入川。北宋末年,颜姓播迁江南,南宋末,颜姓有迁两广、两湖之地者。明初颜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清初较多的颜姓入居四川,远迁云贵。康乾年间,颜姓闯关东入东北三省。如今颜姓尤以山东为多。

颜姓历史人物有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学生。贫居陋巷,生活清苦,而不改其乐。孔子也称赞他的德行。颜延之,南朝宋诗人,世称颜光禄。少年家境贫寒,勤奋读书。进入仕途后,直言敢谏。诗与谢灵运齐名,并称颜谢。其诗重雕琢,喜用事,文辞艰深绮密。颜之推,北齐文学家。有《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颜师古,唐代经学家、历史学家、训诂学家。撰《汉书注》、《急就章注》及《匡谬正俗》。颜真卿,唐代书法家。自幼学书,受家庭影响,又得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将诸家风格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楷书一改初唐瘦硬之风,气势庄严雄浑,行草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颜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


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后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遂为颜氏。(见《陈留风俗传》)

出琅邪,本自鲁伯禽,支庶有食采于颜邑者,因而著族。(见《通志·氏族略》)

▲<春秋鲁>颜之仆,孔子弟子。<北齐>颜之推,临沂人,文学家。<唐>颜真卿,万年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胜坟

    读音:shèng fén与“胜濆”同。

  • 读音:Lín林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东周周平王之子姬林开,其子孙以他的字为姓。二是以居住地为姓氏,源于子姓。商纣时期比干的儿子避难居于长林,后世子孙因以为姓。

  • 读音:kuàng师旷之后。(见《风俗通》)师旷之后。湖广沔阳州有旷氏。(见《万姓统谱》)▲<清>旷敏本,衡山人,乾隆进士。

  • 读音:Jù【源】 见《姓苑》(6,9,12,15)。系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有据姓(5,17,60)。【望】齐郡(17,418)。【布】江西广丰(328)、湖北武汉(91)、台湾高雄(68,261)、北京

  • 读音:jiá晋有大夫荚成僖子。(见《世本》)荚,姓,艺文志有荚氏春秋。(见《正字通》)

  • 阿卜

    读音:Ābǔ《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 “元有阿卜失哈。明有阿卜·赛亦的。”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 佛喇

    读音:Fólǎ【源】 元时人姓,原为部名,以部为氏(63)。

  • 读音:zh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荀林父之弟荀首,食邑于知,为知庄子,知亦作智,因氏(7,12,16,17,60)。 ②汉时西域国有智氏,见《穆天子传》(60,62)。 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

  • 巴普

    读音:Bāpǔ【综】 彝族姓。属古侯兹子家支,云南楚雄、玉溪、四川凉山等地均有此姓(375)。

  • 尼麻車

    读音:Nímáchē【综】 明时女真人姓。源自金女真人尼质阿氏,至元时改称乃马真氏,至明时称尼麻车氏,至清又改称尼玛察氏(100)。明代女真族姓氏。朝鲜 《李朝实录》有载。(按: 此即 《清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