馯
【音】 亦音Qiān(60)。【源】 见《姓苑》(7)。春秋时楚有馯姓(60,62)。【望】 吴郡(17,418)。【变】 亦作〔馯臂〕氏(7),误(21)。【人】 馯臂,字子弓,春秋时楚人(21)。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 ‘寒’; 又音 ‘悭’。楚有氏, 当以马为氏。”
《汉书》有臂。
【音】 亦音Qiān(60)。【源】 见《姓苑》(7)。春秋时楚有馯姓(60,62)。【望】 吴郡(17,418)。【变】 亦作〔馯臂〕氏(7),误(21)。【人】 馯臂,字子弓,春秋时楚人(21)。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 ‘寒’; 又音 ‘悭’。楚有氏, 当以马为氏。”
《汉书》有臂。
读音:Xié【音】 又音夹(Jiā)(17)。【源】 ①小邾子之后有挟氏,见《路史》(60,62)。②曹挟之后,以名为氏,见《姓考》(17,60)。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其
读音:Zhāl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一作〔扎里特〕(61)。【人】 扎哩特锁柱,清蒙古镶黄旗人,世居乌喇特地方,以从征耿精忠、吴三桂有功,授云骑尉(23)。扎里特长春,清蒙
读音:lào【音】 又音樛(Jiū)(17)。【源】见《通志·氏族略》(12)。【望】邯郸(17,60,418)。【布】河南潢川有此姓。【人】嫪毒,秦庄襄太后之嬖人(6,7,21)。现行罕见姓氏。今甘
读音:Cáo【音】 又音Táo,见《集韵》(80)、《姓觽》(17)。【源】 虞舜封黄帝裔孙于翟(音Dí),后有籴氏(8,17,62)。【望】 河东(17,418)。【布】 台湾台南(64,68,26
读音:Fóyuèmó【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纳散泰之妻为佛岳谟(260)。
读音:Yào【综】 源出不详。台湾屏东(68,261)、辽宁灯塔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广西之武宣,山西之大同、朔州、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Shè【源】 ①摄,春秋时齐地(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北),齐大夫之采邑,因氏(17,60,62)。②春秋时楚大夫摄叔之后,见《左传》(7)。【望】 楚郡(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
读音:Luóqiǎn【综】 白族姓。云南碧江地区白族以虎为图腾的氏族名(130)。亦称〔腊波〕(138)。
读音:E-fúgānbùlā'ěr【综】 清正蓝旗蒙古领催六十七之妻为阿布拉尔氏(260)。
读音:Chū【源】有熊氏各族有貙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