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鮮于

鮮于

读音:Xiānyú

【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殷后箕子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子孙因合鲜于为姓,见《风俗通》(1,7,12,17,60)。②定州鲜于氏,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之后(60,70)。【变】 后有改姓鲜氏者(70),李氏者(21)。【望】 太原(17,418)。【布】 北京、上海、辽宁沈阳(91)、台湾基隆(68,261)、湖北宜都、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川等地均有此姓。【人】 鲜于褒,东汉时上谷人,京兆尹(70)。鲜于枢,元时渔阳人,至元中官浙江行省都事,后官太常寺典簿(61)。


现行罕见复姓。今北京、上海、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系出子姓。殷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支子食采於于,子孙因合 ‘鲜’ 、‘于’ 为氏。” ②其据《魏书》 注云:“定州丁零亦有鲜于氏。” 《姓氏词典》称: “丁零,我国古民族名,汉代丁零主要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两晋南北朝时,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 又,“丁零”,或为铁勒之别译,北魏称“高车”。

汉代有鲜于文宗; 又有鲜于辅,度辽将军; 唐代有鲜于仲通,剑南节度使; 元代有鲜于枢,渔阳人。

猜你喜欢

  • 步鹿根

    读音:bù lù gēn【综】 北魏时改代北步鹿根氏为步氏(7,9,12,17,27)。一作〔步六根〕(7,9,7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步氏。

  • 步温

    读音:bù wēn【源】 春秋时晋大夫郤至初食于步,后徙温(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遂为步温氏,见《姓苑》(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姓苑》云:“晋大夫郤至,初食

  • 翁觀

    读音:Wēngguàn【源】 元蒙古人姓,以部名为氏(24,63)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元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翁观部人。

  • 吉瑟

    读音:Jísè【源】 彝族姓(375)。

  • 读音:Ào【源】 清时蒙古人姓(260)。今汉、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亦作骜(91)。【布】 安徽淮南(362)、浙江江山(325)、河北万全(326)、江西丰城(357)、新干(40

  • 读音:Pī【综】 汉时有牂牁太守披条(21)。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文大字典》 收载; 《中文大字典》 引 《通志》 亦载,其注云: “汉有牂牁太守披条。” (按: 查 《郑通志·氏

  • 浩生

    读音:hào shēng【综】 春秋时齐贤人浩生不害,见《孟子》(6,7,11,17,21)。为复姓浩生氏(7)。一说,即浩星氏,古时生,星二字相通(60,62)。【望】 齐郡(17,418)。历史上

  • 破六那

    读音:Pòliùnuò《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那,当音nā,或音nuó。)

  • 責別

    读音:Zébié【综】 哈尼族姓。世居云南金平,汉姓普(137)。

  • 读音: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鱼台、昌乐、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