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让
吕让,生卒不详,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人,潭州刺史吕渭之(四)子,初为太子右庶子,后迁海州刺史。隋朝诗人,仅一首作品《和入京》传世。
 - 郑綮
郑綮(?-899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唐昭宗时期宰相。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
 - 汤志道
汤志道(?-1258)宋代道士。字东野,号灵宝先生。镇江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上清派第三十七代宗师。苦志修行,炼气聚神,居大茅山顶三十年,“誓不出山”,因而颇有功力。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其师上清派第三十六代宗师鲍志真传之以上清印剑,遂为宗师。宝祐六(1258),讲道说法,辞中有云“笑入寥天一”,乃一笑而逝。弟子蒋宗瑛袭其法衣。
 - 叶廷珪
叶廷珪,高宗绍兴中知福清县,召为太常寺丞,迁兵部郎中。十八年(一一四八),以左朝请大夫知泉州,后移漳州。著有《海录碎事》二十二卷。事见《宋史翼》卷二七、《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四。
 - 周震
周震,字来叔,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惠安县(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一)。宁宗庆元间知建宁府(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开禧元年(一二○五)以枢密院编修官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二年,迁大宗正丞。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 马彦良
马彦良,名天骥,磁州(今河北磁县)人。生卒年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中录“马彦良都事”。一生不得志。据元·王恽《中堂事记》载,世祖中统元年(一二六○),其与胡祗遹、李廉同为到省听任人员,结果“胡等俱仕显”,唯马彦良仕迹不著(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世祖至元年间,任御台史都事。门岿《元曲百家纵论》考其官至侍御史。元·虞集《户部尚书马公墓碑》(《道园学古录》卷十五)叙其家世颇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 曾曰唯
曾曰唯,字道生。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末诸生。著有《纺授堂诗集》。事见《续梅水诗传》卷二。
 - 袁道
江西吉水人,字德纯。成化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广西。斥罢赃吏,诸司官吏皆惮之。时称真御史。
 - 成鹫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