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诗词古文>孙处生平

孙处生平介绍

孙处(359年—411年),字季高(其户籍登记为孙季高,所以当时人们称呼他时用字而不用名),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东晋将领。义熙六年(410年),卢循在广州起兵,占领豫章(今江西南昌),直逼建康。刘裕遣孙处率三千人,从海上袭击番禺。用火烧卢循的舟舰,当日即攻破番禺。此后卢循率兵还袭广州,与孙处交战二十余日,卢循败走,孙处率众追奔至郁林,因病方罢。义熙七年(411年),孙处去世。刘裕追赠孙处为龙骧将军、南海太守,封侯官县侯,食邑千户。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念其功绩,重赠为交州刺史。>>查看孙处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首立战功

  孙处年轻时意气用事。刘裕东征孙恩时,孙处仗义,高兴地随从作战,刘裕平定京都后,任命他为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义熙五年(409年),孙处在攻打广固的战役中,因首先登城而立下战功。

  大败卢循

  义熙六年(410年),卢循起兵作乱,孙处在石头城护卫营栅,防守越城、查浦,在新亭打败叛军。刘裕对孙处说:“叛军将败,应当先去摧毁他的老巢,使他在战败逃跑的时候,没有地方投奔,除了你没人办得成此事。”于是派遣孙处率领三千人,渡海袭击番禺。起初,叛军没有在海路设防,当孙处兵至东冲,距离番禺十多里时,城里人还不知道此事,卢循留守的战士尚有数千人,城池甚是坚固。孙处先烧毁船舰,尽力登上海岸,正逢天降大雾,军队从四面攻城,当天就攻克番禺。卢循的父亲卢嘏、长史孙建之、司马虞尫夫等人,乘小船逃往始兴。刘裕立即分派振武将军沈田子等人讨伐并平定始兴、南康、临贺、始安等岭外各郡。卢循往左里逃跑,但兵力还很强大,从岭南道路返回,袭击广州。孙处抗战二十多天,卢循才战败而逃,被杀死的叛军有一万多人。孙处追击卢循直至郁林,适逢生病而不能穷追,卢循才能逃向交州。

  去世追赠

  义熙七年(411年)四月,孙处在晋康去世,享年五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龙骧将军、南海太守,封侯官县侯,食邑一千户。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念及孙处的功劳,于是上奏表说:“孙处在岭南所立的功劳,已经蒙受朝廷的褒扬封赠。臣更考虑到卢循积恶十二年,占领了全越之地。如果他的根据地没有拔除,战败后有投奔的地方,再招集剩余的党羽,仍然能成为祸患,如何能孤军远征而深入敌境,正让皇上操心。可是孙处航海万里,不惜丧身洪流,像波激电闪一样,即日迅速到达,就一下子平定南海,摧毁叛军的巢穴,使卢循进无可依,退无可据,只得乘小船远窜。用不上一个月时间,就歼灭了妖人凶徒。要论扫平叛军的功劳,实在以孙处的功劳最大。往年对他的封赠,还不能算是优厚。以臣愚见,应当再将一州封赠,就用他的本号,也许可以使孙处的忠诚与功勋不致湮没无闻,而辛劳的下臣更加奋勉。”于是朝廷再赠交州刺史,仍保留过去已追赠的龙骧将军称号。

猜你喜欢

  • 姚思廉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学家。约生于梁末陈初,在八十岁左右去世。世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姚察的著作很丰富,有《汉书训纂》30卷,《说林》10卷,《西聘》、《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1卷,还有《文集》20卷,并行于世。此外,还有未撰成的梁、陈二史。这样的家学传统,对姚思廉有良好影响,少年时就喜好史学,不仅聪颖,而且勤奋学习,除了读书,再没有其他嗜好,甚至从不过问家人的生计状况。

  •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陈诩

    陈诩,南朝陈宜都王叔明公八世孙,陈佥公六子,字博物,唐翰林学士,中和2年壬寅(882年)黄巢寇浙西避乱奔处州之邑西溪头浆安村,岁久未宁因卒焉公葬本境炭窑,妣曾氏葬灵山寺东生子四:彪、焕、成、仁。

  • 陆九韶

    (1128-1205年),字子美,号梭山居士。抚州金溪人。陆九渊的四哥。与弟陆九龄,陆九渊合称“三陆”。曾与朱熹进行《西铭》论战,指出朱熹太极之失,“不当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又曾谓“晦翁(朱熹)《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筑室梭山,自号梭山老圃,讲学其中。嘉泰己丑年卒。著有《解经新说》、《州郡图》、《家制》等。

  • 程鸣凤

    程鸣凤(1225——?),字朝阳,号梧冈,北乡善和人。宋淳祐六年(1246),中乡试武举,宝祐元年(1253)应会试和殿试,获射策第一,中武状元。历任殿前司同正将、閤门宣赞舍人、广东知府、知州。返里后筑梧冈书院,教育乡中子弟,著有《读史发微》、《梧冈》、《盘隐》诗文集。

  •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朱承爵

     常州府江阴人,字子儋,号舜城漫士,又号左庵。为文古雅有思致。能画。好藏书,尝以爱妾换宋刻本《汉书》。有《存馀堂诗话》、《灼薪剧谈》。

  • 周贞环

    贞环,金乡周中丞之子妇,贞烈潘姬也。丙子七月初一日,赴乩申谢,赠我此诗。

  • 郑定

     元明间福建闽县人,字孟宣。元末为陈友定记室。友定败,浮海入交、广间。久之,还居长乐。洪武末,累官至国子助教。好击剑,工诗及古篆、行书,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郑博士诗》、《澹斋集》。

  • 郑际唐

    郑际唐,字大章,号云门,侯官人。乾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有《传砚斋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