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诗词古文>钟嗣成生平

钟嗣成生平介绍

钟嗣成(约1279——约1360),元代文学家,散曲家,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寓居杭州。屡试不中。顺帝时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查看钟嗣成的诗词古文

生平

  钟嗣成(约1279——约1360) 。自署“古汴” (今河南开封市)人。 一说杭州人。尚未成年之时,他便生活在杭州。说自己与赵 君卿, “总角时……同里閈,同发蒙, 同师邓善之、曹克明、 刘声之三先生, 又于省府同笔砚”( 《录鬼簿》) ;朱凯也说他是“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之高 弟”( 《录鬼簿·后序》) 。其交游活动,也是以杭州为 中心。知名曲家施君美,钱塘人;曾瑞卿,大兴人, 家于钱塘;而钟嗣成和他的朋友们,便常“至其家”,“获闻言论”( 《录鬼簿》)。而且,钟嗣成说睢景臣, “大德七年(1303) ,公自维扬来杭,余与之识”“居杭州”的周文质, 尤其友情挚笃, 钟嗣成说, “余与之交二十年,未尝跬步离也”( 《录鬼簿》) 。钟 嗣成一生坎坷, “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 从吏则有 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 孙楷第考 其“曾为江浙行省掾史” 。其一生最大成就, 是撰写 了《录鬼簿》一书。该书记载了金元曲家一百五十二 人,几使两代知名曲家,囊括殆尽。著录杂剧名目, 已达四百五十二种,占了现存五百可考元人杂剧剧目 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作杂剧七种: 《章台柳 》、 《钱 神论》、 《蟠桃会》、 《郑庄公》、 《斩陈馀》、 《诈游云梦》、 《冯驩烧券》等,均佚传,仅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 一套,其中,有十九支小令为吊宫大用等十九位曲家 而作,成为后人研究元曲的最重要的资料。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腾空宝气”。

猜你喜欢

  • 刘弗陵

    (前94—前74)即刘弗陵。西汉皇帝。武帝少子。年幼即位,统治期间,由霍光辅政。承武帝政策,移民屯田,多次出兵击败匈奴、乌桓。始元六年,召开盐铁会议,问民疾苦。在位十三年。

  • 王思远

    (452—500)南朝齐琅邪临沂人。王晏从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齐高帝建元初,历竟陵王司徒录事参军、太子中舍人。齐武帝时,官至广州刺史。王晏赞齐明帝废立之计,思远劝晏引决。及晏败,不及祸。迁侍中,官至度支尚书。

  •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朱诰

    惠州归善人,字少扬。少颖悟,七岁受《论语》、《孟子》,再读即能诵。长嗜学,通六经百家言,为文不趋时好。才未展而早卒。

  • 张中孚

    张义堡人,字信甫。父张达仕宋,以父任补承节郎。天会间降金,授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官至尚书左丞,封崇王。卒年五十九。

  • 杨朝英

    元代文学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未详,《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皆失载。青城(青城县有二,一在今山东,一在今四川,论者多以为杨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归隐。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选录元人散曲,辑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二集,人称“杨氏二选”。选辑认真,搜罗甚富,元人散曲多赖以传世,“二选”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资料。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约27首,见于“二选”中。

  • 翟中立

    翟中立,字孔卓。东莞人。明世宗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贡生。官光泽教谕。事见民国《东莞县志》卷四五。

  • 赵玉

    赵玉,字瑞君,号琢斋,满洲旗人。

  • 房舜卿

    房舜卿,宋朝时期诗人,身世不详,代表作有《忆秦娥》、《玉交枝》,《全宋词》收其词二首。

  •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