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诗词古文>鱼玄机生平

鱼玄机生平介绍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查看鱼玄机的诗词古文

年谱

  (鱼玄机传世史料较少,此年谱仅供参考)

  一岁。844年(唐会昌四年)出生于鄠杜,起名鱼幼微。

  约五岁。约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迁下邽就学。

  约十岁。约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返回鄠杜,与温庭筠相识。鱼幼微作《卖残牡丹》,温庭筠作《题鄠杜郊居》、《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约十一岁。约855年(宣宗大中九年)据《因话录》载“大中九年沈询侍郎以中书舍人知举”。唐赵璘撰《因话录》卷六《云溪友议》卷八载:“潞州沈尚书询,宣宗九载主春闱。”知沈询在这年主持科考。又据《唐摭言》卷十三:“北山沈侍郎(询)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温庭筠落第上千言出任方山尉。鱼幼微作《早秋》,温庭筠作《早秋山居》相和。

  十四岁。858年(大中十二年)春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在温庭筠的撮合中,嫁之。时李亿已有正妻。

  十四岁。858年(大中十二年)冬温庭筠作《晚坐寄友人》,鱼幼微作《冬夜寄温飞卿》相和。

  十五岁。859年(大中十三年)秋,鱼幼微作《感怀寄人》,庭筠以《鄠郊别墅寄所知》相和。幼微再作《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赠邻女》相赠。

  十五岁。859年(大中十三年)冬,前往江陵。在路上作《春情寄子安》

  十六岁。860年(咸通元年春)寻亲江陵,作《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难俦虽谢家联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师来者示予因次其韵》。该年秋作《江陵愁望寄子安》、《隔汉江寄子安》、《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寄子安》、《酬李学士寄簟》。又作《寄飞卿》求助,温庭筠寄《初秋寄友人》,鱼幼微作《和友人次韵》相和。九月九日重阳日在荆州,等侯温庭筠作《重阳阻雨》、《期友人阻雨不至》。

  十七岁。861年(咸通二年)春作《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情书寄李子安》(一作《书情寄李子安》)、《暮春有感寄友人》。

  十七岁。861年(咸通二年)秋,幼微决定东游。温庭筠作《送人东游》,幼微作《送别》相和。船行长江作《江行》、《过鄂州(今武昌)》。在武昌上岸作《遣怀》、《夏日山居》、《题隐雾亭》、《寄国香》。温庭筠作《寄山中友人》,鱼幼微作《和人次韵》相和,温庭筠作《寄山中人》再和。寻亲不成,幼微入道作《访赵炼师不遇》、《寄题炼师》、《题任处士创资福寺》。

  十八岁。862年(咸通三年)春,幼微返回长安,作《暮春即事》。此时先后收到温庭筠所寄《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遂作《和友人次韵》。

  十九岁。863年(咸通四年)在昭义节度府任职。

  二十二岁。866年(咸通七年)在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

  二十三岁。867年(咸通八年)辞职回长安作《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秋天,适逢李亿来长安,作《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迎李近仁员外》。

  二十四岁。868年(咸通九年)春,委托温庭筠送李亿回府,温作《送李亿东归》。在咸宜观中作《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温庭筠作《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相和。又作《代人悼亡》,温庭筠作《和友人伤歌姬》相和。继而因妒杀女婢绿翘被捕入狱作《狱中作》。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

  二十五岁。869年(咸通十年)初春,鱼玄机作《送卧云道士》。

  二十七岁。871年(咸通十二年),被处死。

研究评价

  至二十世纪,鱼玄机引起许多学者关注,对其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文章有许袆之《女诗人鱼玄机》、谭正璧之《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鱼玄机》、卢楚娉之《女冠诗人鱼玄机》等,及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有缪军之《试论晚唐女诗人鱼玄机及其诗作》、曾志援之《试评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诗》、王中华之《敢于乱礼法的女性——谈鱼玄机的诗》、艾芹之《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张乘健之《感怀鱼玄机》、苏者聪之《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曲文军之《女诗人鱼玄机考证三题》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出版了彭志宪等编著的《唐代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

  通俗文化中,鱼玄机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题材。有颇多出版或未出版的网络小说以鱼玄机故事为蓝本,比如向哲著《新鱼玄机传奇》,薇在旦夕著《我与你说鱼玄机》,夏雨rain著《觉今是而昨非》,玻璃唇著《爱如鲜血流千年》,吴蔚著《鱼玄机》,莲香小荷著《烟姿柳:才女鱼玄机》,王小波著《寻找无双》等等。还有一些以鱼玄机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方令正执导的电影《唐朝豪放女》等。

  关于鱼玄机的罪案,温州大学张乘健教授认为,《三水小牍》关于鱼玄机“妒杀”绿翘的故事有编造的痕迹。理由有二:一、绿翘已死,她死前和鱼玄机说的话来源不可靠;二、绿翘作为鱼玄机的女僮,年龄顶多不过十几岁,而说的话义正词严,全然不像天真烂漫的稚龄女孩子的口气。这些话未见得是皇甫枚所编造,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笔吏对鱼玄机罪案的陈述;而绿翘斥鱼玄机“淫佚”,简直就是京兆府尹对鱼玄机严正的判词。张乘健认为,绿翘事件必定有复杂的背景,里面隐藏着隐秘的委曲和细节;所谓鱼玄机“妒杀”案是亘古之谜,也是千古奇冤。

  关于对鱼玄机的评价,明代文学家钟惺在《名媛诗归》称“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划得出,即刻划得出,而音响不能爽亮……此其道在浅深隐显之间,尤须带有秀气耳。”现代作家施蛰存说:鱼玄机诗一卷,四十九首,还有一个南宋刻本……她的诗以五、七言律诗为多,功力在薛涛之上与李冶不相上下。

生平

  鱼玄机,唐代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名鱼幼微(一说幼微为其字),字蕙兰。 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初嫁于李亿为妾,后被弃。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出家为咸宜观女道士,改名鱼玄机。

  鱼玄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约十岁,与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相识,并吟诗作对。她出家后,对李亿却还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鱼玄机孤零一身,她无可奈何地发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绝望的心声。据记载,后因打死婢女绿翘,为京兆尹温璋判杀。

猜你喜欢

  • 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 孙逖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 郑霖

    南宋开禧元年(1205)入太学,绍定二年(1229)登黄朴榜进士,授江西南安军教授。后知四川嘉定,再升总领淮西军马钱粮,转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此后曾改知赣州、苏州、安庆、平江等地。知安庆时兼任淮浙提刑点浙西刑狱;知平江时兼淮浙发运使。贾似道当权于朝,四处网罗人才以为己用,有意拉拢郑霖。但郑霖深恶贾似道恃世弄权,不愿与其往来,后贾似道以"司都"、"监礼部郎官"等职授郑霖,皆拒不就职。贾怀恨在心,遂诬郑霖造登台桥一事为"积粮聚众,图谋不轨"。理宗偏听不察,竟加杀害。时年七十二岁。数年后,理宗见到郑霖遗表,幡然悔悟,昭雪其冤,追赠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并赐葬西岙集福寺前。

  •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迺贤

    乃贤(1309—?),字易之,号河朔外史,合鲁(葛逻禄)部人。合鲁部人东迁,散居各地,乃贤家族先居南阳(今属河南)。后其兄塔海仲良入仕江浙,他随之迁居四明(治今浙江宁波)。乃贤先世可能是黄金家族姻亲。其兄师事本乡儒者,中进士后任职宣慰,名重一时。乃贤则淡泊名利,退居四明山水之间,与名士诗文唱酬。

  •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正岩

    字豁堂,浙江仁和人。著有《同凡草》。

  • 赵湛

    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字秋水,号石鸥。明诸生。入清不仕。与申涵光、张盖等同开河朔诗派。有《玉晖堂集》。

  • 尹焕

    [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进士。自几漕除右司郎官。与吴文英唱和。当未第时,游苕溪恋一妓女。十年再往,则已为人所据,且已生子,而犹挂名籍中。于是假郡将命召之,久而始来,颜色瘁赧,相对若不胜情。焕作唐多令赠之,为时盛传。焕的著作,有梅津集,《绝妙好词笺》其词多酸苦之辞。

  •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