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井疽。见该条。
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主要证候有高热、神昏、谵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黑大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婴幼儿伤乳、伤食而致的胃肠病。多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所致。单纯饮乳积滞者,参见乳积条。乳食俱伤积滞者,称宿食不消。《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履贯欠详。撰《瘅疟备急方》1卷,佚。
见《山东中药》。为萱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赤脉虬丝,纵横粗细,上气轮而缠风轮,最不易治。”参见赤脉贯睛、赤丝乱脉证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