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老人
【介绍】:
见李杲条。
【介绍】:
见李杲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失禁之症。详小便不禁条。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同额。详该条。
闻诊方法之一,听小儿啼哭、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了解疾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寒热虚实。如啼哭声高且尖,忽缓忽急,时作时止,多有腹痛;若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因咽喉肿痛;语言沉静微弱为虚寒,声噪扰而洪亮,多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小儿药证直诀》:“初发之时,小儿口臭,上干胃口,气息臭郁,渐进损筋,龈肉生疮,或肿或烂;又进热逼入脉,常出
【介绍】:清代医家。字松汉。上海人。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当地。于1808年撰《伤科补要》一书(1818年刊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方。生附子、滑石各五钱,瞿麦、木通、半夏各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七片、灯心三十茎、蜜半匙,水煎服。治冷淋,小便淋漓涩痛,憎寒凛凛。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病名。①亦作肾痟、下消。《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痛也。”即下消,详见该条。②指强中。《张氏医通·杂门》:“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名内消。”详强中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