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血脉

中血脉

中风类型之一。又名风中血脉。主症为口眼斜,或见半身不遂皮肤不仁等。《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血脉则口眼斜,亦有贼风袭虚,伤之者也。”《医学从众录》:“真中风症……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非表非里,邪无定居,或偏于左,或偏于右,口眼斜,半身不遂。”《症因脉治》卷一:“中风之症,……惟见皮肤不仁,或麻或木,口眼斜,东垣所谓中血脉之最轻者。”参见中经中络条。

猜你喜欢

  • 惊生

    指受惊而影响产妇分娩。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又名惊产。产房内人语声嘈杂,使产妇心情不安,容易受惊,而致心气虚怯,精神疲困,不能顺产。应使闲人出去,屋里只留医护人员,使房内安静,产妇情绪自然稳定

  • 酸浆水

    见《本经逢原》。即浆水,详该条。

  • 绝骨

    ①人体部位名。在外踝直上三寸许的腓骨凹陷处。《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直下抵绝骨之端。”腓骨在此突然陷下如尽,故名。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悬钟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②阳辅穴别名。出《素

  • 王琢崖

    【介绍】:见王琦条。

  • 五水灸法

    五脏水肿的灸疗方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肿胀论》:“青(肝)水灸肝井(大敦);赤(心)水灸心荥(少府);黄(脾)水灸脾俞(太白);白(肺)水灸肺经(经榘);黑(肾)水灸肾合(阴谷)。”

  • 气虚中满

    病证名。指气虚所致的脘腹胀满。《医林绳墨·臌胀》:“由其忿怒太甚,不能发越,郁结中州,痰涎停住,乃成满也。久而不食,以致气虚,则曰气虚中满。宜当塞因塞用,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术、厚朴、山楂之类。”《

  • 霍乱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

  • 上龈里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鹤节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二。即鹤膝风。详该条。

  • 五色

    ①出《灵枢·五色》。指反映五脏病变及各种证候的五种病色。参五色主病条。②《灵枢经》篇名。本文以讨论五色主病为主,故名。论述青、黄、赤、白、黑五色分属五脏,而五脏六腑在面部的反映有一定位置,根据面部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