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味所伤

五味所伤

偏嗜五味五体(皮、肉、筋、骨、脉)的伤害。《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胎(即皮厚而皱缩)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本条与“五味过伤”义同,参该条。

猜你喜欢

  • 麻疹逆证

    麻疹透发艰难,病毒内陷者,多属逆证。一般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小儿,在出疹时,又遇气候不良,往往疹毒内闭,不能外透;如疹出不透,或一出即收,或发热无汗,或疹色不正,稀疏淡白,或紫暗成片,以致正虚邪实,遂

  • 风嗽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 针灸节要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 擦面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浴面。见该条。

  • 子同

    【介绍】:战国时医家。详见子阳条。

  • 坠伤

    出《脉经》。指小产。详该条。

  • 箭羽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 掩脐法

    通利二便的方法。用连须生葱、生姜、淡豆豉、食盐,同捣烂,作一饼,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久气通,二便自利。用于中下二焦积热,大小便秘(《幼幼集成》)。

  • 泡沙参

    见《四川中药志》。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 太阴脏病

    病证名。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亦称太阴脏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邪传太阴脏证,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此太阳寒邪,直入足太阴脏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