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癃津液别

五癃津液别

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猜你喜欢

  • 灵台

    经穴名。代号DU10。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属督脉。位于背部,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以及胆道蛔虫症,

  • 无虚虚

    治则之一。指治疗立法,切忌攻伐已经虚弱的正气。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故对于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虚证,不宜用泻法或攻法,以免重伤元气而加重病情。

  • 五风变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 胎前停食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 伤寒论今释

    书名。8卷。陆渊雷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仲景原著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会,但因思想方法局限

  • 太白树

    见《陕西中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 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 六六之节

    节,度数。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节为六个甲子,即六个六十天,合为一岁,故称。《素问·六节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 寒痰

    痰证之一。①一名虚痰。《医学入门》卷五:“聚于肾,多足膝酸软,腰背强痛,肢节冷痹骨痛,名曰寒痰,又名虚痰。”“寒痰因形寒饮冷,色深青黑如灰,善唾,或喘,轻者五积散、藿香正气散;重者温中化痰丸、古半硫丸

  • 冯氏锦囊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