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核的异体字。参见核骨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即白疕。详该条。
《普济本事方》卷六方。荷叶(取未展者,阴干)不拘量。为末,每服三钱,食前热童便调下,以下恶物为度(一方用大干荷叶五片,烧令烟尽,为末作一服,服法如上)。治打扑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病名。见《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即猴狲疳。见该条。
【生卒】:1048~1118【介绍】:宋代文人。郫县(今四川郫县)人。著《附子传》,对附子的栽培及医疗作用论述较详。
指脏腑本气郁结所致的病症。《证治汇补·五脏郁症》:“有本气自郁而生病者,心郁昏昧健忘,肝郁胁胀暖气,脾郁中满不食,肺郁干咳无痰,肾郁腰胀淋浊,不能久立,胆郁口苦热,怔忡不宁。”详心郁、肝郁、脾郁、肺郁